本書原作者Frederico Masini(漢名馬西尼)教授,1960年生於意大利羅馬,1979年在羅馬大學開始學習漢語,1980年在美國伯剋利市加州大學學習漢語一個學期,1983年至1985年先後在北京語言學院和北京大學中文係公費進修漢語兩年,1985年在羅馬大學文學哲學院畢業,1987年至1990年在意大利駐北京大使館新聞處任隨員,1993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東方學院獲得東方學博士學位,1994年起在羅馬大學東方研究所任教。
近年在國內外發錶瞭有關普通語言學、中西交通史、意大利傳教士在華活動等論文多篇。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Lexicon and its Evolution toward a National language: The period from 1840 to 1898,於1993年作為專題叢書第6種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王世元教授主編的《中國語言學報》(Journal of Chinese)齣版。這部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考證精確,對漢語詞滙史的研究作齣瞭重要貢獻,問世後受到各國學者的很高評價。
發表於2025-03-31
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時間限定在1840-1898。資料極為豐富。基本觀點:語言是外界刺激的反應。也就是說,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外國人或與外國人有接觸的中國人用漢語寫的那些著作”,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受日語影響,甚至有這種情況:起先“創立於中國,後經日語又返迴到瞭故鄉”。原因...
評分時間限定在1840-1898。資料極為豐富。基本觀點:語言是外界刺激的反應。也就是說,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外國人或與外國人有接觸的中國人用漢語寫的那些著作”,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受日語影響,甚至有這種情況:起先“創立於中國,後經日語又返迴到瞭故鄉”。原因...
評分時間限定在1840-1898。資料極為豐富。基本觀點:語言是外界刺激的反應。也就是說,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外國人或與外國人有接觸的中國人用漢語寫的那些著作”,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受日語影響,甚至有這種情況:起先“創立於中國,後經日語又返迴到瞭故鄉”。原因...
評分時間限定在1840-1898。資料極為豐富。基本觀點:語言是外界刺激的反應。也就是說,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外國人或與外國人有接觸的中國人用漢語寫的那些著作”,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受日語影響,甚至有這種情況:起先“創立於中國,後經日語又返迴到瞭故鄉”。原因...
評分時間限定在1840-1898。資料極為豐富。基本觀點:語言是外界刺激的反應。也就是說,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外國人或與外國人有接觸的中國人用漢語寫的那些著作”,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受日語影響,甚至有這種情況:起先“創立於中國,後經日語又返迴到瞭故鄉”。原因...
圖書標籤: 語言學 海外中國研究 漢語 語言 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 馬西尼 詞匯 詞匯學
【藏書閣打卡】 可能局限於研究時間(1840—1898),而簡單地認為漢語多音節化主要是外語藉詞,忽略瞭雙音化是中古就開始的現象。——如果要辯駁說,中古有梵語傳入影響,所以雙音化還是因為外語藉詞,我好像也無法反駁……但是我個人認為漢語內部就有雙音化的趨勢。如果把雙音化視為現代漢語之為現代的現代性特徵之一,馬西尼就是認為中國是後發現代性,而我支持孔飛力,中國自身也有現代性的潛能。比如紙的齣現,文化下移,口語被記錄,韻律需要,都可能引起雙音化。 “即使語音不簡化,也不吸收外來語,漢語也會逐漸走上復音化的道路的,因為這是漢語發展的內部規律之一。”(王力,1958) ps:還有人認為先秦就有雙音化的萌芽瞭~
評分對史料的梳理和歸納令人印象深刻,而且作者自身的寫作也很有邏輯,條理分明。可惜作者的研究時間截至1898年為止,要是延至五四運動,會有更多發現。
評分近代詞匯史,未究理念/觀念的變動脈絡。
評分任何一個對近代中國感興趣的人都值得一讀,可以藉此知道我們現代漢語的基本錶達單位是怎麼演變來的。書裏論證瞭,很多詞匯,中國的産生早於日本,是中國先發力,傳嚮日本,再迴流過來的,這個抽絲撥繭的過程漂亮極瞭。一個意大利人能研究到這麼細緻的程度,真是令人贊嘆。
評分考察細緻
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