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1893—1988)
20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
1917年入北京大学任教,七年后投身乡村建设运动。抗战中参与创建民盟促进国共团结抗敌,后又为和平建国参与国共和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
一生用心于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中国往何处去?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概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等。
发表于2025-04-10
中国文化要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一、成书的背景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中国文化要义》成书于1941到1949年,期间经过了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可谓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风起云涌的一段时期。一方面,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始终处战乱之中,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受到了西方的冲击,知识分子试图突破几千年来中国社...
评分梁先生确实是一个新起点,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新起点。 其一、揭开了中国文化活力之根源,并回应西方; 其二、身体力行乡村建设,立乱世而不移志。 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1、回归孔孟,安置心灵; 2、从孔孟之精神出发看现代社会中的新伦理,形成新共识; 2、从族群整体竞争...
评分作为一本四几年的书真是该给五星,能如此深入剖析中国文化,梁漱溟厉害。这书162页一句话很有意思,看得我简直以为他说的是Wen总.理了,梁漱溟是这么说的“中国制度似乎始终是礼而不是法,其重点放在每个人自己身上,成了一个人的道德问题。”看到这话,我一下子想到他,说的真...
评分我愿意用这个标题总结梁先生对中国人生活精神的全部分析。 这句话是梁先生书里面的,越咂摸越有味道。 从文化上疗救我们这个民族,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梁先生戮力乡村建设的年代,不适合,解放后三十年那个强敌环嗣只争朝夕的年代,不适合;现在呢? 像梁先生这样大开大合...
图书标签: 梁漱溟 文化 历史 中国 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哲学 人文
百年唯一见的知识分子楷模
纪念梁漱溟先生辞世三十载
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伦理本位,职业分途
中国文化之特殊性与自信力,根源何在?
探寻中国问题经典论著,七十年常销不衰
-----------------
《中国文化要义》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作者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中国文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
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
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来探讨:
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
人们总说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释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
中国文明那么早就灿烂辉煌,但何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
-----------------
环顾当今之世,在知识分子中能有几个人不唯上、唯书、唯经、唯典?为此舞文弄笔的人也不少,却常常不敢寻根问底,不敢无拘无東地敞开思想,进行独立思考。梁漱溟先生是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认真求知的人,一个无顾虑、无畏惧、坚持说真话的人。
——费孝通
梁漱溟所说的“中国文化”实有二义: 一是指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整体, 其核心为儒家文化; 一是指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路向。在后者的意义上, “中国文化”并没有中国性, 而是代表一种注重协调、平等、人性的文化路向与文化精神,它是可普遍化的。
——陈来
《中国文化要义》此间流传不多,但有心之士皆争传阅。先生之闳识孤怀,人皆能不以世俗之政治眼光相看,且此等特和气平心流露行间,人读之当更易通彼我之情。
——唐君毅
梁氏为一肯用心并力行其所信之人。民国以来,肯对国家根本问题用心,从而提出其主张如梁漱溟者,实在不多。
——胡秋原
其实是一本欧洲文化中国文化比较研究
评分其实是一本欧洲文化中国文化比较研究
评分将近读了一个月。梁老先生掰开了揉碎了讲得很明白,尽管不无穿凿之嫌,但逻辑比较严密,非常有见地。无论是小的细节特点还是大的发展历程,梁先生都对一般规律提出一定程度的质疑。以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为例,他认为若无西方冲击,中国只能逡巡在非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对演成非封建社会的原因,他认为多个因素本身就在相互影响促进,不分先后,不分主次,这样的论法就导致了模糊和调和。文章中处处可见文人的气节。结论章难以抑制对中国文化的认可。总之,读后真真是受益匪浅。
评分有的地方很赞同,有的地方还得再。。。 但是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
评分那时是与《白鹿原》同时读的,两书算是在心中交响,感觉十分良好。
中国文化要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