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鹿鳴,1981年生,復旦大學曆史係副教授。2000年9月考入復旦大學曆史係,2008年獲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齣版專著《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傢族網絡》(上海古籍齣版社2012年),參與修訂本《舊五代史》、《新五代史》的點校,並先後在《曆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史》、《中華文史論叢》等學術刊物上發錶論文四十餘篇,主要研究興趣為中古中國的國傢與社會、士族政治、石刻文獻等。
布羅代爾認為,“在談到各個帝國和它們的興衰的時侯,也許應該注意到促使這些國傢誕生的命運,也就是說,不要混淆時期,不要過早去察覺那些與日俱增後來變得強大的事物的巨大威勢,也不要過早去預示那些隨著歲月流逝後來不再強大的事物的衰落”,中晚唐在中國曆史上的特殊之處便在於這是長達兩個半世紀緩慢的“衰落”,甚至可以略帶誇張地說將這一過程描述為“衰落”是後世史傢提供的刻闆印象。本書的討論雖仍集矢於唐廷與藩鎮這一舊議題,但觀察的角度力求與前人有所不同,嘗試從政治的動態演變與藩鎮內部的變遷入手,考索中晚唐政治運作中的慣例與默契。作者熟練運用新齣石刻資料,並與傳世文獻融會貫通,在個案研究的基礎上,勾勒與以往稍具不同的曆史演進綫索,推陳齣新,彆開生麵。
發表於2025-04-26
長安與河北之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由於王朝史和“大一統”觀念的影響,中晚唐在很多人心目中長久以來都是一段衰亡、紛亂的曆史,開元天寶的盛世,至此隻剩下內外交睏、捉襟見肘的種種窘迫,可說直到宋朝都未能翻轉。影響所及的結果,便是“盛唐”的符號象徵備受推崇,而宋朝則被視為“弱宋”而被冷落,至於夾在...
評分仇鹿鳴新書《長安與河北之間》已上架,第一時間買來閱讀,周末兩天讀完,雖然因為是專業學術論文閤集有些很多讀不懂的地方,但依然覺得非常精彩。 這本新書是他博士論文也就是那本知名的《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傢族網絡》之後,他嘗試走齣博士論文,轉嚮中晚唐曆史的研究學術論...
評分中古史研究無論如何繞不開陳寅恪。陳氏以其開拓性的史學眼界打破傳統史學囿於狹隘政治邏輯的自我禁錮,取徑文化史研究,通過引入社會精神世界和民族文化世界,發明其對具體曆史事件的影響及與曆史進程的交融變遷;又以詩史互證的方法擴展瞭曆史文獻來源。時至今日,陳氏構造的...
評分趙翼《廿二史劄記》“藩鎮驕兵”雲:“秦漢六朝以來,有叛將,無叛兵。至唐中葉以後,則藩鎮兵變,比比皆是。蓋藩鎮既不守臣節,毋怪乎其下縱而效之,逐帥殺帥,視為常事。為之帥者,既慮其變而為肘腋之患,又欲結其心以為爪牙之助,遂不敢製以威令,而徒恃厚其恩施,此驕兵之...
圖書標籤: 曆史 仇鹿鳴 中晚唐 隋唐史 政治史 政治文化史 中古史 唐
佩服。最喜歡《權力與觀眾》一篇
評分應該是2018年最值得期待唐後期研究著作瞭。不過總體而言,仍是論文集,不是專著。作者討論唐後期曆史,是由點及麵的,因此每篇看似個案的研究都能彆來生麵,但這些麵並未連接成網,形成對唐後期的整體認識。最後一章作者有類似企圖,但也不是很成功
評分以碑刻史料的個案解讀為基礎,迴應瞭幾個主要問題:陳寅恪的“文化與種族”、颱灣研究藩鎮的“本土化”視角、徵服王朝論以及日本的唐宋變革論。總體上的論述十分精彩,以小見大,認為在安史時期,人們普遍視為正常的王朝更迭,而皇權尚未上升到宋代絕對的“忠君”觀念,故而相當多的士人選擇瞭與安史的燕政權閤作,而更多的中下層士人恐怕隻能隨波逐流。另一方麵來說,作者強調瞭長慶後河朔故事的影響,唐王朝以“權威”的“軟實力”影響藩鎮,形成瞭一種穩定的關係,而藩鎮內部牙軍實力的提升這導緻政治性騷亂嚮經濟性騷亂轉變,令藩鎮無法逐鹿天下,直到硃溫等新式藩鎮的齣現纔真正終結瞭唐王朝。這可下接王賡武的研究。可以看齣,李碧妍、陸揚的研究對作者的啓發,對曆史問題更應該進行細緻的個案研究,同時與宏大的曆史綫索結閤起來。
評分感謝作者。通過德政碑、墓誌銘、神道碑勾勒齣一個曖昧的、微言大義的政治圖景,區彆於封閉的、盲信的部分史料,眼光很是獨到。
評分“斷碑題字,苔痕橫嚙。興亡滿眼,舊時明月。”
長安與河北之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