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儒博(Robert Ford Campany),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範德堡大學亞洲研究和宗教學教授。研究領域為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六世紀的中國宗教史,以及宗教的跨文化比較。除本書(2009)外,還著有《述異:中國中古早期的誌怪小說》(1996)、《與天地齊壽:葛洪<神仙傳>翻譯與研究》(2002)、《冥祥:中國中古早期的佛教靈應故事》(2012)等。
求神問仙是中國中古時期宗教錶達的重要形式,也為道教的産生奠定瞭基礎。一直以來,中古時期的仙和修仙者都被描繪成一群神秘、隱匿的人。而康儒博在這項開創性研究中的看法則大異其趣。康氏認為,仙並未脫離社會,仙僅僅是諸多社會角色中的一個宗教角色,且在這種映照之下得以成立。修仙者不是絕世的,他們要在社會環境中尋求治病救人、預測未來、述異誌怪的能力。該書融閤瞭多元的理論方法和堅實的中國古代文獻,在此基礎上細緻入微地分析瞭修仙者的社會角色和社會互動。它對修仙作為一種社會氛圍的描摹非常新穎,它所提齣的研究範式對理解其他社會中的聖人角色也具有創造性。該書先後獲得美國宗教學會2010年度宗教研究傑齣著作奬和美國亞洲學會2011年度列文森奬。
發表於2025-04-28
修仙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工作後認真讀完一本書真不容易,陸陸續續看瞭有半把個月吧,總算把“康師傅”這本書給看完瞭。 核心觀點:成仙不僅是一個自我“修煉”、展演過程,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的過程,成仙意味著被其他人構成的社群視為“仙”。 前半部分提到修仙的方法,其中包括飲食控製(最基礎...
評分 評分 評分工作後認真讀完一本書真不容易,陸陸續續看瞭有半把個月吧,總算把“康師傅”這本書給看完瞭。 核心觀點:成仙不僅是一個自我“修煉”、展演過程,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的過程,成仙意味著被其他人構成的社群視為“仙”。 前半部分提到修仙的方法,其中包括飲食控製(最基礎...
圖書標籤: 宗教 海外中國研究 修仙 宗教史 文化史 社會史 文化研究 曆史
被低估的一本書。主題“修仙”指齣中國這種特殊的宗教修行是社會建構的結果,這很容易被窄化為一項“漢學研究”,但作者的學術抱負遠不僅此,而旨在與世界宗教傳統(尤其歐洲)作比較研究,補充、校正其理論不足。在此意義上,中古中國的修仙是一個重要例外:簡言之,一種非正式、非建製的宗教社會化。這與中國社會的特質有關,即楊慶堃在《中國社會中的宗教》所說的,相比起歐洲的製度性宗教,中國多是“彌散性宗教”——奇怪的是,本書沒有提到楊氏這一經典,更多運用的是集體記憶等西方社會學理論。譯本比同係列不少書好,但專名常留著不譯,像濛田《論食人族》這樣的經典,正文中人名、書名均不譯,對中文讀者還是不大友好。
評分受結構主義影響比較大,不從內部的技術研究,而研究環境,仙在於與外部的區隔,也有賴於外部的描繪。簡單地說,傳統研究關心劉謙的魔術,此書則關心董卿的托兒。二分法有一個嚮度是私人與公共,道教學者比較關心。有一個注提到peter brown研究基督教的聖者從外部轉嚮內部,和他走瞭相反的方嚮。我沒讀過,很感興趣。作者還翻譯過《冥祥記》,提的幾個問題對理解早期佛教或者buddho-taoist還是很有意義的。
評分新理論,不太新的方法,朝新方嚮的嘗試,中規中矩的結果。文本理解的錯誤也在可接受範圍內,不影響分析。總體很好
評分開頭50頁的理論扯皮,中間不過把仙話文本和修仙話語做一番類型學、主題學的擺弄,最後結論告訴讀者神仙故事無非是一些古人也不知道真假我也無從斷定其為真假的話語,感覺作者自己也被雲山霧罩的話語的話語繞糊塗瞭。其實就是置曆史語境和文獻脈絡於不顧的粗淺的仙話文學研究,為掩蓋學術成色的不足,硬搬弄一些理論話語唬人。
評分主要對漢代及以後一段時期的仙傳文本做瞭考察,選取的幾個角度都還不錯。不過一方麵時段不夠長,一方麵也沒有考察修仙文本是怎麼和其他宗教互動的,另外對於修仙文本的曆史流變也沒過多涉及。這項工作隻是一個開始。有趣的是這本書的封底摺頁,推薦瞭幾本“你可能感興趣的書”,我還真都買瞭。
修仙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