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之雄,1952年(昭和二十七年)生于福井县,1976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1981年从京都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历任名古屋大学文学部助理教授等,1994年开始任京都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政治外交史。著有『立憲国家の確立と伊藤博文』(吉川弘文館,1999年),『昭和天皇と立憲君主制の崩壊』(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5年),『明治天皇』(ミネルヴァ書房,2006年),『昭和天皇伝』(文藝春秋,2011年)等。
19世纪90年代,明治宪法制定以后,元老作为天皇的特别辅佐者,开始负责选出首相、决定内阁存废、(发动或结束)战争、条约修订等重要国务。
近代日本曾经历了伊藤博文、山县有朋、西园寺公望等八位元老。虽然因为并非正式的组织机构,元老曾被批判为日本政治的黑幕,但在昭和初期军部崛起的情况下,元老作为不成熟的立宪制国家的辅佐者,逐渐受到很高的期待。本书刻画了经历半个世纪、位于日本权力中枢的元老形象,由此追寻近代日本发展的轨迹。
众所周知,《日本国宪法》规定首相由国会议员投票产生。然而,在《日本国宪法》颁布以前,特别是在二战之前,首相产生机制不是公投,并非如现在这样民主。虽然《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的条文规定,在形式上,首相应由天皇选定并任命,但实际上从惯例来看,天皇并不会如...
评分对于中国人来说,日本的“明治维新”几乎是个奇迹,相较于中国失败的“戊戌变法”以及之后的若干所谓成功或不成功的“革命”,日本竟然和平地从封建国家过度到君主立宪制的宪制国家。虽然日本的天皇制度和中国的皇帝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且明治维新之前仍是幕府时代,但同为有着...
评分作者伊藤之雄,京都大学教授,日本历史学家。 《元老》从明治维新开始,从日本由三条实美、大久保利通等革新的元勋主持的太政院把控实权,发展到伊藤博文为首的元老非正式机构推荐首相形成实权,然后权利中心转移到山现有朋,直到逐步形成的8元老只剩西园寺公望,再到最后元老...
评分 评分作者伊藤之雄,京都大学教授,日本历史学家。 《元老》从明治维新开始,从日本由三条实美、大久保利通等革新的元勋主持的太政院把控实权,发展到伊藤博文为首的元老非正式机构推荐首相形成实权,然后权利中心转移到山现有朋,直到逐步形成的8元老只剩西园寺公望,再到最后元老...
八老治国嘛,御前中央顾问委员会嘛,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嘛……
评分政党,元老,军部三角平衡下的日本近代政治格局,在本来极有希望递补的原敬和加藤高明早死,最后的元老西园寺公望去世后,三角平衡垮塌,日本一步步滑入战争的深渊,即使天皇也无法阻止。
评分重要历史根据多是自我引用,然后要不就是各种个人情感评价为基础,夹杂一些毫无根据的想当然臆断的,流水线叙事的历史文本(以及视野太过狭窄 (反正又是一种常见的鼓吹谨慎对外扩张以及民主改革的所谓现实主义-保守主义理客中玩意的。不过你为裕仁洗白辩护倒也没不差你一个,倒还在里面盛赞李光耀,你认真的?
评分政治史虽然广受质疑,但的确很有意思。本书有两条线索:一是元老如何保住自己的地位;二是元老如何通过向天皇推荐继任首相等人选,保住日本的政治稳定。就如副标题,伊藤之雄判定元老是日本1870-1937年间保证日本正常运作的幕后指挥,也认为太平洋战争最终爆发,日本走向毁灭,某种程度上与元老凋零有关。此外,一个想法,不一定对:如果PRC现在有控制力的多位元老,似乎不会闹成这个样子。但又同时有了另一个想法:现在的Leader,不正是元老的Offspring吗?
评分所谓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维新元老在推动日本近代化和君主立宪制上功绩卓著,但也因其藩阀出身的狭隘意识,拖累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使得政党政治始终处于弱小畸零的状态,而民意最终通过“下克上”“皇道派”等民粹主义散发,最终走向癫狂末路。西园寺公望的民主思想恰遇上元老正盛之时,而元老凋零之际又要面对民粹军国主义,实在是进退维谷的悲剧人物,人生若小梦之叹真是肺腑之言。(本书是学术气味浓厚的普及性著作,叙述并不生动,倒也是日系作品一贯的风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