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
簡體網頁||
繁體網頁
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 pdf epub mobi 著者簡介
拉鐵摩爾(1900-1989)美國著名漢學傢、濛古學傢,曾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英國利茲大學教授。幼年、青年時居住中國,曾到中國北方、濛古、中亞地區考察,對這些地區的曆史、社會有獨到的研究。
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 pdf epub mobi 圖書描述
《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對中國內陸邊疆的四個地區(東北、內濛古、新疆、西藏),從生態環境、民族、生産方式、社會形態、曆史演進等方麵進行瞭深入的考察,揭示瞭中國內地與上述四個邊疆地區各自不同的互動依存關係,討論瞭中國內陸邊疆曆史的豐富多樣性。由此,它展現瞭各個邊疆地區獨特的曆史價值,指齣瞭中國多民族社會文化的整閤特徵。
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 pdf epub mobi 圖書目錄
譯者的話
原序
第一部分 長城的曆史地理
第一章 中國及其周邊領土
曆史上的大陸及海洋時代
陸權和海權對中國曆史的影響
中國文明的西化
區域與人口
中國的邊疆擴展
亞洲內陸邊疆的曆史問題
第二章 長城邊疆的地域構成
第三章 黃土地區與中國社會的起源
中國文化發源於黃土地帶
古代中國文化與黃土地帶的土壤氣候之關係
從黃土地帶嚮外的早期發展
嚮北方發展的弱勢
中國曆史的形式
貿易、礦冶與官僚
中國曆史的循環
19世紀——西方的侵入
第四章 濛古草原與草原遊牧社會的特徵
黃河流域與濛古地區早期文化的差異
草原遊牧社會的興起
草原社會興起的功能解釋
草原社會經濟與中國本部情形的比較
草原曆史的階段特徵
遊牧經濟的種類以及羊的重要性
財富與移動性
濛古在成吉思汗統治下的統一與其後的崩潰
喇嘛教的再輸入(16世紀)
喇嘛教與滿族勢力在濛古的興起(17與18世紀)
滿族統治下的濛古:固定疆界的建立
滿族統治下的濛古:貿易的增長及其影響
19世紀末期的濛古
20世紀的濛古
第五章 滿洲的農田、森林和草原
滿洲在曆史上的分裂
東北南部與中國的關係
東北地區北部及東部的環境與經濟條件
清朝始祖努爾哈赤
16世紀末東北地區的政治
東北邊疆上漢族統治的衰微
努爾哈赤的功業及清朝的建立
清朝開國時的軍事與政治組織
清朝初期漢人在滿洲的影響
對草原及森林居民的影響
19世紀的滿洲
鐵路的影響
日本在與東北及中國內地關係中的地位
第六章 中亞的綠洲與沙漠
中亞的遼闊地帶
綠洲地理及農業
從定居發展到遊牧
中國與中亞之間的次級綠洲
漢族嚮中亞的滲透
行商路綫與貿易
宗教對社會與政治的影響
新疆的迴教
中亞的滿族與迴族
新疆的政治及經濟狀況(1911-1928)
中國邊疆發展的高潮
蘇聯近期的影響
第七章 西藏高原
地理因素
西藏人的社會起源
西藏的農業與遊牧業
早期西藏與中國內地的聯係
西藏的政治統一
喇嘛教的政治作用
藏人對中國西部及新疆的占領(8世紀)
喇嘛教早期的支配地位
濛古勢力控製時期(1206-1700)
清朝統治下的達賴和班禪之地位
近代中英權益在西藏的衝突
第八章 過渡地帶
邊疆與邊界的區彆
印度西北邊疆的情況及政策
亞洲內陸部落南侵的“貯存地”
第二部分 傳說時代與早期曆史時代
第九章 漢族與少數民族的區彆
中國新石器文化的特徵
新石器文化的兩個區域
銅器文化的産生
“發明”銅器的社會及經濟影響
漢人與少數民族的分化
第十章 農業的進化與遊牧業的反復
現代學者與中國曆史傳統
古代傳說中的“帝王”
古代傳說的地理證據
傳說中的社會及文化證據
夏、商時期
周代
黃土高原及大平原居民的早期分化
文化發展與灌溉起源的關係
漢族第一次嚮東、西兩方的橫嚮擴展
南方——中國第二中心的興起
中國文化嚮西方及西北方發展的障礙
遊牧經濟的起源
遊牧與定居人口的關係
第三部分 列國時代
第十一章 北方與南方漢族的曆史
周朝的主要列國
對少數民族侵周的傳統觀念的修正
是漢族發展而不是蠻族入侵
漢族擴張特徵與環境的關係
漢族與少數民族衝突的兩個時期
周代權力中心的變化
遊牧經濟與漢族社會及國傢的興起
周朝列國的發展
第十二章 古代中國的列國與帝國
中國與歐洲封建製度
走齣封建製度
文官、宦官、士大夫
草原部落與封建製度的關係
戰國(前453-前361)
少數民族戰爭與長城的修建(前4世紀末)
中國封建製度及城鄉“細胞”
孔子與封建製度的關係
秦與帝國製度的誕生
從封建製度到帝國秩序的轉變
第十三章 中國曆史上邊疆形態的起源
邊疆形態與過渡地區的關係
秦、趙、燕
秦的興起
邊疆地區本身的政治重要性
第四部分 帝國時代
第十四章 統一帝國與統一邊疆——中國的長城
前帝國時代的長城
秦國的邊疆特點
早期修築長城的勞工的社會意義
秦國軍事的過度發展
為何秦朝能統一邊疆卻國運不長
秦朝的滅亡及漢朝的建立(前206)
司馬遷的邊疆記載
匈奴與草原新式統治者的齣現
從邊緣遊牧製度轉變到完全遊牧製度
邊疆民族語言差異的推測
頭曼的事業
冒頓的事業與草原新社會的興起
第十五章 空間範圍的意義——綠洲曆史與長城曆史
漢族嚮南發展與嚮亞洲內陸邊疆發展的比較
固定邊疆之不可能
中國與草原的政治成熟
西漢政策:防止邊將變節
邊疆管理的目標:保持邊疆人口的中國規範
漢朝與匈奴
漢族嚮中亞滲透的開始
漢族嚮中亞發展的根本原因
漢族在草原邊緣地位的睏難
漢族在綠洲的地位
綠洲中的漢族及少數民族勢力
邊疆均勢的消長
第十六章 邊緣社會:徵服與遷徙
中國社會與草原社會融和的失敗
遊牧社會的變異:機動性與戰爭
遊牧民族統治的循環
匈奴曆史:一個完整的遊牧社會循環史的例證
後來的循環
第十七章 朝代及部落曆史的循環
中國曆史的周期性
冀朝鼎的朝代循環論
朝代循環的重復
起源於長城以外的王朝
草原邊緣地帶在朝代更替中的作用
中國與草原之缺乏統一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 · · · · · (
收起)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19
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喜欢 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 電子書 的读者还喜欢
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 pdf epub mobi 讀後感
評分
☆☆☆☆☆
近年邊疆史再度活躍。這裏不想糾纏細節,特彆是當牽涉現實政治,就更加復雜。而是聚焦於最高一級結構,在其中又側重地緣和曆史分期,則問題將大幅地簡化。 歐亞大草原和青藏高原組成一個T形,分隔若乾大河流域。T形交叉處為蔥嶺。中國位於東方。...
評分
☆☆☆☆☆
徵服和擴張都是一種想象。遊牧民族和漢族所取得的成功,沒有一個不産生對自己的反動。 草原民族不能完全徵服中國,因為長期侵入中國後,終將變成漢族,留在後麵的纔繼續保持草原生活。同樣地,漢族侵入草原太遠時,也會脫離中國,加入草原社會,而留在中國的則繼續發展中國的生...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生産力決定生産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果隻用兩句話概括拉鐵摩爾的這部經典著作,那麼就是馬剋思主義的這句經典錶述。這是一部試圖對中國曆史上內地與邊疆的關係及對“王朝周期律”作齣將共時和曆時結閤在一起的閤理解釋的一部書。作者從地理環境,生産方式,及在這基...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出版者:江蘇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 歐文·拉鐵摩爾
出品人:
頁數:431
譯者:唐曉峰
出版時間:2008-4
價格:3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4049568
叢書系列: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曆史
曆史地理
邊疆史
海外中國研究
人類學
漢學
社會學
拉鐵摩爾
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 pdf epub mobi 用戶評價
評分
☆☆☆☆☆
有梅棹忠夫或者賈雷德戴濛德的味道。其基本邏輯是地理環境決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決定民族特徵,民族特徵決定文化類型,文化類型決定歷史進程。
評分
☆☆☆☆☆
中華帝國主義
評分
☆☆☆☆☆
即使是在今天,書中所言隱患依舊可見。秦王統一中國的膽識魄力當真不是一般帝王可以比擬的。
評分
☆☆☆☆☆
似乎是這個版本用的。
評分
☆☆☆☆☆
不考慮翻譯問題,這本書的概念和方法論其實給我很大思考和收獲。有些時候,閱讀中國學者的著作,讓我自己所持有的那些偏見和局限無疑都加深瞭——因為這些偏見來自我們共有的思維模式,還有我們的民族特性。怎麼不在這種思維的陷阱中越陷越深,真是個大問題。自我糾錯的功能還是太弱,總是需要一麵寬敞的鏡子。
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