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德•波伏瓦 (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
法国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1908年生于巴黎,1929年获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洛-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发表于2025-04-09
第二性(纪念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1、 前阵子看《爱的艺术》, 看到弗洛姆讲弗洛伊德,说后者的理论在当时确实具有强烈的挑衅性和革命性,但是—— “在1910年是革命的东西,五十年以后就不一定是了。” 我轻巧地写了一句笔记:“你也是。” 毕竟在弗洛姆眼里女人天生该遭受生育的奴役,同性恋出现在世界上也是...
评分从波伏娃之后的半个多世纪的情况来看,并不是完全如波伏娃所预料的,女性会越来越取得平等的权利和尊重的地位。相反,世界女权运动和世界无产阶级运动一样,充满了迂回与曲折,并缓慢上升,成陀螺波浪形。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妇女涌上街头,进行游行示威;1939年到1945...
评分长久来困扰我心的种种疑惑竟然都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根源 下面作一些书摘 1、这就是人类不认为分娩生命的性别具有优越性,而毁灭生命的性别却被认为具有优越性的原因。 2、与真切感受相比,最清晰的回忆也让人觉得乏味。 3、人们灌输给她的观念是,要讨人欢喜、就要尽力来讨...
评分每年母亲节,一大波题为“好母亲是一个家庭的灵魂”、“怎样做一个完美妈妈”、“了不起的妈妈们”、“脱下羽衣的天使”就会在朋友圈里刷屏。 全年集中在这一天的歌颂声,掩盖了一个常被主流世界忽视的事实:对“母亲”一词向来存在不少偏见,实际上,根据是在反抗、忍让、满足...
评分1、 前阵子看《爱的艺术》, 看到弗洛姆讲弗洛伊德,说后者的理论在当时确实具有强烈的挑衅性和革命性,但是—— “在1910年是革命的东西,五十年以后就不一定是了。” 我轻巧地写了一句笔记:“你也是。” 毕竟在弗洛姆眼里女人天生该遭受生育的奴役,同性恋出现在世界上也是...
图书标签:
※《第二性》中译本出版十周年纪念版
独家授权简体中文版全译本
荣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
女性主义哲学奠基之作
以最大的诚意和勇气观察,思索人类的复杂和脆弱
※ 著名设计师陆智昌先生设计
鹅黄色和驼绒色书衣纸作分册护封
铂灰色水瑟纸作分册内封
法式圆脊精装 作家肖像函套
※ 首印随机附赠“海狸的哲学”黄铜纪念牌一枚
(Philosophie du Castor ·全四款)
……
《第二性》卷I副标题为“事实与神话”,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性的观点出发,剖析女人变成“他者”的原因;随后,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女性的命运;最后,本书以蒙泰朗、劳伦斯、克洛岱尔、布勒东和司汤达五位著名作家为例,对男性制造的“女性神话”进行分析,探讨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
《第二性》卷II副标题为“实际体验”,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对女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童年、青春期、性启蒙时期、婚后、为人母和步入老年后)进行正面考察,同时对她一生可能遇到的经历(同性恋、成为知识分子、明星、妓女或交际花等)作出判断和评价,深刻揭示了女性的处境及其性质。作者还分析了自恋女人、恋爱女人和虔信女人形成的过程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原因,最后提出了女性走向解放的唯一道路就是成为独立女性,也强调了只有当女性经济地位变化的同时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后果,只有当女性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第一次读到中途换译本的翻译
评分波伏娃真的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但写出这种东西也不好意思讨厌她呀
评分翻译劝退,不要买郑译本
评分是给26岁最好的一份礼物。感动于波伏瓦对女性命运的刻画,并非星盘或命理式的对号入座,而是看清它,再跃出它。
评分在合卷本有人说了翻译的问题,可惜我买的是这个版本?没看到成功踩雷。后来的快逃!!远离这个作者。
第二性(纪念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