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
20世纪美国极具影响力的黑色幽默文学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推崇他为“美国当代zui有才能的作家”。在196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冯内古特的小说几乎人手一册,他被称为“几代美国青年的偶像”。
冯内古特擅长以黑色幽默描绘时代的荒谬。当暴力、愚蠢、敌视、仇恨泛滥成灾,绝望的人们遭受无法愈合的创伤。在笑声下,是冯内古特对全人类深切的关爱和疗愈。
他的许多文学创作与其在二战中的亲身经历息息相关。
1945年,年仅23岁的冯内古特遭德军俘虏,被囚禁在德累斯顿战俘营。英美联军发动大轰炸时,冯内古特身处屠场的地下室内。整座城市在炮火中烧成废墟,他是幸存的7名美军战俘之一。
战争在冯内古特心底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我目睹过德累斯顿的毁灭……我的反应之一当然是笑。上帝知道,这是灵魂在寻找宽慰。”25年后,讲述此事的《五号屠场》终于出版。时值越战,本书在社会上引起争议,多次遭禁。冯内古特由此成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反战的代言人,这部小说也被誉为“结束了越南战争的杰作”。
译者简介:
虞建华,上海外国语大学资深教授,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译有冯内古特代表作《五号屠场》《时震》《回首大决战》等。
发表于2025-04-15
五号屠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五号屠场》的阅读,终于结束。 昨日睡前读,于是在梦里开始时间旅行。冯内古特式的时间旅行是破碎的,随机的,你并不知道自己会前往何时,你只是前往。随随便便的到达某一个时间,经历一些过去已经经过的事情。 亚当弗尔在《几率游戏》中说,当一件事情发生时,这件事情发生...
评分一度被美国列为百部禁书之一的噱头,毒苹果、骷髅架、燃烧弹结合成的极具震撼力的封面,《五号屠场》这个听上去就恐怖如斯的书名,让我对这本《五号屠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事实上这也确实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五号屠场》的风格也是独树一帜,明明语言荒诞幽默,内容...
评分优秀的文学作品经常会有联动的效果,你会在读某一本作品的时候,不期然的想到另一本作品,然后这两本作品就纠结在一起,产生了更强烈的阅读效果。 我在读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时,就有这样的感觉。这本书的时空本来已经来回穿插来回纠结了,我却忍不住再以读者...
评分摘自《作家杂志》 作者:西 飙 这是一条早餐桌上的死讯。惯常的早晨,麦片、牛奶、咖啡和报纸,但在报纸第一版的下方,我瞥见了一张似乎眼熟的照片。我很快反应了过来:哦,是冯尼古特。的确是一个熟人。我想,所有在80年代曾浸泡在外国文学书中的人来说,都会把冯尼古...
评分一度被美国列为百部禁书之一的噱头,毒苹果、骷髅架、燃烧弹结合成的极具震撼力的封面,《五号屠场》这个听上去就恐怖如斯的书名,让我对这本《五号屠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事实上这也确实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五号屠场》的风格也是独树一帜,明明语言荒诞幽默,内容...
图书标签:
故事中的一切,或多或少都发生过。至少,关于战争的部分是相当真实的。
比利被外星人绑架了,他因此从时间链上脱开了。
他上床睡觉时是个老态龙钟的鳏夫,醒来时却在他的婚礼日。
他从1955年的那扇门进去,从另一扇门出来的时候是1941年。
他说,他多次看见自己的出生和死亡,看见自己发财致富、儿孙满堂,也看见自己成为战俘,一遍又遍地经历“五号屠场”的灾难……
〖编辑推荐〗
◆ 黑色幽默之父冯内古特,百年诞辰纪念精装!
◆ 这场灾难永远地改变了每一个人,只有黑色幽默不变地嘲笑一切、抚平一切。
◆ 村上春树、阿特伍德、波拉尼奥、格雷厄姆·格林、多丽丝·莱辛、今敏、朴赞郁、木心、麦家……都爱阅读冯内古特。
◆ 本书入选《时代》周刊“100本永恒经典”、现代图书馆“100本世纪经典”、美国公立高中大学阅读书目、《世界禁书百部》……
◆ 作者冯内古特亲历战争后,用了25年,写废5000多页,试图回忆这场改变了他一生的灾难,zui后只是讲了一个时空穿越的故事。
◆ “冯内古特的小说既滑稽又悲伤,他的痛苦从不严肃,他是独一无二的。”——多丽丝•莱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冯内古特基金会特别授权,收录作者印签、序言。
◆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虞建华导读,深入领略黑色幽默和荒诞现实。
◆ “我写了《五号屠场》,从每个死人身上赚了3美元。”——冯内古特
◆ 阅读冯内古特,就是用黑色幽默反抗荒诞现实。
温文尔雅的厌世,绞刑架上的笑声,最后的讽刺,绝望的幽默。
评分温文尔雅的厌世,绞刑架上的笑声,最后的讽刺,绝望的幽默。
评分是个人喜欢的时空穿越加黑色幽默的类型。时空穿越的设定恰恰写出了面对巨大的创伤,一个人的心理能病态、扭曲到什么程度。这种变形第一眼会让人觉得滑稽好笑,就像看哈哈镜一样,再看一眼,一股凉意从尾椎骨一路冒上来,带着先前的笑一起冻住、粉碎。原来正常的我才是哈哈镜。
评分主角看见过自己的出生,看见过自己的死亡,一生如被串起的项链完完整整平铺在他面前那般清晰。如果你是他,会因为自己是预言家狂喜,还是会因为失去自由意志、陷入宿命论循环而悲伤呢?
评分一早忍不住读了序言就被感动,感谢冯内古特在内不忘记大屠杀,不忘记记录暴行的作家(想到了《午夜降临前抵达》里提及德雷斯顿战争、波伏瓦在《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提及阿尔及利亚战争,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记录被掩盖遗忘的香蕉大屠杀,契诃夫在《萨哈林旅行记》真实还原流放刑犯的遭遇),人们想要忘记,想要忘记自己的记忆,但还有作家选择不忘记,坚持直面痛苦和真实,揭露战争和暴行的罪恶。 没有读出幽默,读得很悲伤。
五号屠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