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關於研究“教育與現代社會”的專著,書中具體收錄瞭:《人文主義及其教育的不可能性——海德格爾及福柯論人文主義》、《從鄉約到鄉村建設》、《蔡元培治校與中國現代學術共同體的興起——1917—1923年的北京大學》等內容。 本書適閤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主題研討:教育與現代社會
導言
指嚮事情本身的教育:奧古斯丁的《論教師》
教育的自然基礎:解讀《愛彌爾》前三捲
人文主義及其教育的不可能性——海德格爾及福柯論人文主義
蔡元培治校與中國現代學術共同體的興起——1917—1923年的北京大學
從鄉約到鄉村建設
研究論文
斯賓諾莎的“齣埃及記”——《神學政治論》與“猶太人問題”研究
書評
民主時代的英雄觀——評愛默森的《代錶人物》
發表於2025-04-01
教育與現代社會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教育 思想與社會 社會學 教育學 政治哲學 教育社會學 思想史 社會理論
自然教育VS工匠教育
評分讀瞭前兩篇
評分自然教育VS工匠教育
評分 評分吳飛教授的文章結尾令人印象深刻:“對於每一個現代的中國人來說,‘社會’是傢庭之外的,充滿危險和不確定性的一個冷酷的空間。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在這個由陌生人組成的‘社會上’,人性是惡的,是時刻要小心麵對的。人們走入‘社會’是一種成熟的標誌,同時也是離開溫暖的傢庭開始應對變幻莫測的命運的開始。”(245頁)這個概念是不是由“共産革命”創造的,以及社會的危險是不是文革恐懼的遺留等,我認為都可以有不同的觀點(像金觀濤和劉青峰對觀念的研究就足以說明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共産革命創造瞭社會,而前文革時期例如說民國時期的社會黑暗也足以讓人們具有人性惡的假定,隻不過還沒有一個可以推諉的對象),但是理解我們對社會的想象從何而來卻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正是被這些想象所支配著行動的,我們都是觀念的動物。
教育與現代社會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