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1933-)毕业于耶鲁大学,曾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现为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荣退教授。他的《害羞》(Shyness)、《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与 Richard Gerrig合著)两书总销量已逾250万本。津巴多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现任斯坦福大学恐怖主义跨领域政策、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他编创了美国公共电视台的获奖节目《探索心理学》(Discovering Psychology),并在片中担任主持人。2004年,他应邀担任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美军虐囚案的专家证人。由于津巴多教授四十多年来在心理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美国心理学会特向他颁发了希尔加德(Ernest R.Hilgard)普通心理学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2025-04-04
路西法效应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如果文革发生,你会做个好人,不去打砸抢,不去批斗别人,不去迫害吗? 先别回答,看完后再说。 从《现代性与大屠杀》,到《浪潮》,到《朗读者》,再到《路西法效应》,一路阅读下来,对于二战犹太大屠杀,包括文革,的思考越来越清晰,同时对于人的复杂性也更加了解,越来越...
评分没特地对照原文,就是在看的过程中发现的几个明显的硬伤。 书里面说到Lord of Flies,一会翻成《苍蝇王》一会翻成《蝇王》,次数太多,没办法列举具体页码。 P174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稍后发现,保罗5704已经深入犯人的角色,为了逃跑,他曾用他长而坚硬的吉他指甲松开墙壁...
评分好吧,个人感觉是,翻译烂得让我连读下去的心都没了……基本上,你得通过中文的译文先还原成英文,然后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意思……作为一本社会学著作,译文最大的问题就是许多话缺少指代的对象,看得人一头雾水。 不过,书的内容应该还是很不错的,除了作者的罗嗦以外,还是值...
评分金巴多教授为了了解一般人如何受到情境力量影响,于是在史丹佛大学规划了实验监狱的计画,征求自愿者扮演狱卒与囚犯两种角色,毛遂自荐者事前不知自己分配到何种角色,为了增加实验的真实性,金巴多加入了「逮捕行动」的流程,甚至让自愿者的家属信以为真。 这群受试者没有...
评分这是一个著名的实验,史上称作“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很简单,将一些身心健康的学生与外界隔离几个星期,进入到一个静心布置的虚拟的“监狱”里,其中一些学生随即扮演狱卒,而另外一些学生扮演囚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学生们都进入了自己的角色——狱卒变得野蛮了,而囚...
图书标签: 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菲利普·津巴多 斯坦福监狱 心理 美国 社会 三联
一批彼此并不相识的年轻人——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走进了“斯坦福监狱”。他们并没有犯罪,只是受募到“监狱”——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精心布置的地下室,接受一项试验。大学生们被随机地分为“狱卒”和“犯人”,然后开始了为期两周的试验。然而,试验仅仅进行了一周,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变成了残暴的狱卒和崩溃的犯人,试验不得不终止了。受试者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使作者得以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析“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并分析造成监狱虐囚和种族屠杀的情境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会不会使我们像上帝最钟爱的天使路西法那样不知不觉中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的事,从而堕落成为魔鬼?我们如何抗拒情境影响力?作为心理学教授的作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做出了极有说服力的分析。
展示所谓良知和自尊如何在环境诱导和从众心理下崩溃。比任何恐怖片都惊悚,因为它是真的。如果不是翻译问题,可以给五星。
评分满足了我对这个实验方方面面的好奇心,就是有时会觉得作者太啰嗦了点。
评分: C912.6/3172-2
评分展示所谓良知和自尊如何在环境诱导和从众心理下崩溃。比任何恐怖片都惊悚,因为它是真的。如果不是翻译问题,可以给五星。
评分2018年已读011#1月打卡书#作者通过斯坦福监狱实验来探讨外在情境力量如何左右人的行为、如何激发人的天性中极恶的一面,即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对斯坦福实验的重现以及之后的结论推演如今看来已不算太新鲜,尤其是对实验连篇累牍的记录有些太过啰嗦。善与恶并不像我们所自以为的壁垒分明,本书揭示了在去人性化、服从威权、群体认同的情境下个人的异化,从斯坦福到米尔格伦服从实验,从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到二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种族屠杀,情境的力量可能超出个体特质,成为引发恶的行径的决定力量。作者对情境的解读可以看作是对对阿伦特“平庸的恶”与鲍曼关于大屠杀中“道德缺席”的心理与行为机制的补充,他阐释了恶何以成为可能,善恶之界存乎一心,与恶龙缠斗久,自身亦为恶龙。
路西法效应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