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16
行善的诱惑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行善的诱惑》 从小说迷上德鲁克 ——晓燕 2011年7月刊《社会创业家》Page 078 http://www.npi.org.cn/uploads/magazines/npo/2_1081_131646.pdf
评分 评分中国人的管理是要先学做人先会做人,再以人心管人,所谓收人先收心,正人先正已。 西方人的管理讲究的是格局和条款,敬业的人最好是在业中无性之人,可以一视同仁可以对事不对人,可以无视他人然后无视自已,校长因有一天人心发现为一善举,于是惹出一埸无事生非的风波。 现代...
评分书读了一半,但通过序言,知道了故事的结局。感觉德鲁克试图通过这本书说明一个道理,即组织的目标必须是单一的。个人可以有多重的目标,除了自利,可以有强烈的利他动机,甚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都没什么不妥。但组织,作为人之间合作的机构,目标必须是单一的。例如企业,是...
评分我实在不愿意用这个词描述海因茨校长,但事实在我看来确实如此。作为一个学校的顶尖管理者的同时又是一个信仰虔诚的神父。处在这2者之间身份就让人尴尬,又如何做到在这2者间自由切换?身为领导他独具慧眼,善于用人敢作敢当,坚决贯穿始终的把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带入全美顶...
图书标签: 德鲁克 管理 小说 彼得·德鲁克 社会学 管理学 外国文学 类型小说
《行善的诱惑》内容简介:人们的潜意识里都有“行善”的倾向。比如,看到路旁躺着的缺腿乞丐,见到不慎跌倒的小孩,通过电视画面目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难,读到有关几天没吃饭饿昏的非洲孤儿的报道,等等,我们都会有一股怜悯和关怀的情愫涌上心头或一掬同情的泪水夺眶而出,这难道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行善的念头”吗?可是,若通过理智的思考,往往这股瞬间迸发的行善念头,就会极速地化为乌有,甚至不想再看、再想,最终就麻木了,变成了视若无睹,闻所不闻,成为一个社会的冷漠者——“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这样吗?
然而,纵然伸出援手主动救助,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帮助,这种乐于助人、悲天悯人的德行,固然是人人称羡、家家喝彩。 但万一受骗时,反而成为真正的受害者,因而气急败坏、愤愤不平,直叫着善人不能做,恶人不该为,社会已败坏,人心已沦丧,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感叹!是这样吗?
德鲁克洞察人性、掌握人性,一生写了两部小说,都是以“人性”为切入点,对人性的洞察力所进行的深入剖析十分罕见、对人性的细微刻画入木三分。 尤其对于“行善的诱惑”(The Temptation To Do Good)更显示其功力深厚。
然而,德鲁克深深地体会到,单靠人性的局部光辉无以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更不用说是美好、幸福的人类精神家园。为此,他又引爆出另一个重大的人类的课题,就是每个人都要透过“自我管理”,每一个组织更迫切需要“组织经营”,更甚者,身为组织的领导者,务必要做到“谨言慎行、自我领导”,否则就会像书中的主角——圣主隆天主教大学校长海恩·森玛曼神父一样虽有成就却不算成功,最终成为行善的祭品。
译者很有爱,比如体育系吐槽大会。。。当时很想笑。不过,这本书本身,很严肃,人是这般的复杂啊,每一颗心都会涟漪暗涌的,你怎么能知道别人在想啥在做啥呢,又有那么多突发状况,学会观察,管理和应对,或许能避免很多麻烦吧。。。
评分幸好我所处的工作环境只是需要更好的管理机制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计算的准确度。而不需要和最难掌控的人性来斗智斗勇。
评分人。事。
评分有些琐碎,但还行吧。简单的说就是得一碗水端平啊。
评分: I712.45/2224-9
行善的诱惑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