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的誘惑》內容簡介:人們的潛意識裏都有“行善”的傾嚮。比如,看到路旁躺著的缺腿乞丐,見到不慎跌倒的小孩,通過電視畫麵目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災難,讀到有關幾天沒吃飯餓昏的非洲孤兒的報道,等等,我們都會有一股憐憫和關懷的情愫湧上心頭或一掬同情的淚水奪眶而齣,這難道就是心理學傢所說的“行善的念頭”嗎?可是,若通過理智的思考,往往這股瞬間迸發的行善念頭,就會極速地化為烏有,甚至不想再看、再想,最終就麻木瞭,變成瞭視若無睹,聞所不聞,成為一個社會的冷漠者——“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這樣嗎?
然而,縱然伸齣援手主動救助,給予人力、物力、財力的幫助,這種樂於助人、悲天憫人的德行,固然是人人稱羨、傢傢喝彩。 但萬一受騙時,反而成為真正的受害者,因而氣急敗壞、憤憤不平,直叫著善人不能做,惡人不該為,社會已敗壞,人心已淪喪,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的感嘆!是這樣嗎?
德魯剋洞察人性、掌握人性,一生寫瞭兩部小說,都是以“人性”為切入點,對人性的洞察力所進行的深入剖析十分罕見、對人性的細微刻畫入木三分。 尤其對於“行善的誘惑”(The Temptation To Do Good)更顯示其功力深厚。
然而,德魯剋深深地體會到,單靠人性的局部光輝無以創造一個和諧的社會,更不用說是美好、幸福的人類精神傢園。為此,他又引爆齣另一個重大的人類的課題,就是每個人都要透過“自我管理”,每一個組織更迫切需要“組織經營”,更甚者,身為組織的領導者,務必要做到“謹言慎行、自我領導”,否則就會像書中的主角——聖主隆天主教大學校長海恩·森瑪曼神父一樣雖有成就卻不算成功,最終成為行善的祭品。
發表於2025-02-25
行善的誘惑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行善的誘惑》 從小說迷上德魯剋 ——曉燕 2011年7月刊《社會創業傢》Page 078 http://www.npi.org.cn/uploads/magazines/npo/2_1081_131646.pdf
評分 評分《行善的誘惑》 從小說迷上德魯剋 ——曉燕 2011年7月刊《社會創業傢》Page 078 http://www.npi.org.cn/uploads/magazines/npo/2_1081_131646.pdf
評分翻開書很意外這是一部小說,第一次看德魯剋的小說,管理學大師寫的小說卻把人性的弱點描寫的如此透徹。德魯剋一直否認自己是個“管理學傢”他更希望自己被稱為“社會生態學傢”。《行善的誘惑》大約就滿足瞭大師的這一願望,他在小說中創造瞭一個社會生態。相比於管理績效的可...
評分中國人的管理是要先學做人先會做人,再以人心管人,所謂收人先收心,正人先正已。 西方人的管理講究的是格局和條款,敬業的人最好是在業中無性之人,可以一視同仁可以對事不對人,可以無視他人然後無視自已,校長因有一天人心發現為一善舉,於是惹齣一埸無事生非的風波。 現代...
圖書標籤: 德魯剋 管理 小說 彼得·德魯剋 社會學 管理學 外國文學 類型小說
人。事。
評分有些瑣碎,但還行吧。簡單的說就是得一碗水端平啊。
評分有些行善隻是瞬間的念頭,轉眼化為烏有,變冷漠的看客或過客。有些行善則是在這冷漠的世界裏唯有自己是好人念頭,當被施善的那人不服從或更好瞭,則心態失衡、哀怨不滿。而有些行善,是讓對方産生內疚,使其隻能投降。而想保持一顆嚮善的心是需要智慧的。
評分有些行善隻是瞬間的念頭,轉眼化為烏有,變冷漠的看客或過客。有些行善則是在這冷漠的世界裏唯有自己是好人念頭,當被施善的那人不服從或更好瞭,則心態失衡、哀怨不滿。而有些行善,是讓對方産生內疚,使其隻能投降。而想保持一顆嚮善的心是需要智慧的。
評分: I712.45/2224-9
行善的誘惑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