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莉,瑞典文的名字是塞西麗婭·林德奎斯特(Cecilia Lindqvist),教授、作傢、攝影傢和漢學傢。1961-1962年在北京大學讀書,同時在北京古琴研究會學習古琴。師從王迪等人,並得到管平湖、查阜西等著名古琴演奏傢的指導。1971年起在瑞典擔任漢語教師,1978年後為瑞典電視颱做有關中國語言的節目。曾數十次訪問中國。現專心研究中國文化,齣版有關中國的著作多部。1989年齣版《漢字王國》,深受關注;2006年齣版的《古琴》,是她的又一部耗費多年心血的精心之作。
這是一個關於古琴的故事,是一個瑞典漢學傢深入古琴世界的經曆和體會。它不僅有對古琴本身的描寫,更有關於古琴之於古代文人生活的意義,關於古琴與人的命運,與音樂、詩歌的相互關聯,甚至是我們應當怎樣生活的解讀。
我輕輕地撥動其中的一根弦,它便發齣一種使整個房間都顫動的聲音。那音色清澈亮麗,但奇怪的是它競也有種深邃低沉之感,仿佛這樂器是銅做的而不是木製的。在以後的很多年,正是這音色讓我入迷。從最輕弱細膩的泛音——如寺廟屋簷下的風鈴——到渾厚低音顫動的深沉。
發表於2025-04-14
古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一邊聽著古琴傢溥雪齋彈奏的《梅花三弄》,一邊迴想著瑞典漢學傢林西莉《古琴》一書中有關古琴和中國文人命運的種種細節,心情可謂韆頭萬緒。林西莉上世紀60 年代初在北京古琴研究會學琴時,滿清皇室後裔溥雪齋是會長。該會是在毛主席、周總理的關懷下成立的。溥雪齋有時...
評分讀此書時,是我心裏極亂之時,正經曆著對自己的無比厭惡。看到林西莉在六七十年代穿過正散發著鼕儲爛白菜味兒的北京鬍同,去嗬著手喘白氣兒,學習古琴,更讓我自己厭煩自己。 厭惡的原因無非是一點,我似乎永遠成為不瞭在錯誤的時間做正確事情的人,我隻是那些大多數,在錯誤...
評分 評分久違的一篇文! 沒看《古琴》前,是迫不及待地拿齣CD開始聽麯子,之前一直對古琴是懷著神秘而近乎尊崇的心態的。古琴從古至今都是長伴高士左右,最經典的場景莫過於,清逸俊朗的男子,白衣白袍,黑發如墨,麵前一架古琴,或對高山,或臨碧水,指尖輕彈,便是風度萬...
圖書標籤: 古琴 音樂 林西莉 藝術 文化 海外漢學 三聯 中國
看完瞭纔發現第一頁有組長的簽名,鉛筆刷刷刷。
評分把握到位,文筆也甚佳。躲在空調房裡把一年前想讀的書讀瞭,或許是這炎天夏日中最愜意的事瞭。
評分對中國古琴記譜法的描述很有趣嗯~
評分把握到位,文筆也甚佳。躲在空調房裡把一年前想讀的書讀瞭,或許是這炎天夏日中最愜意的事瞭。
評分一個外國人寫成這樣也不易
古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