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巴爾特,法國著名結構主義文學理論傢與文化評論傢。其一生經曆可大緻劃分三個階段:媒體文化評論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學期(1962—1976),以及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文學思想界前後輝映,並被公認為是濛田以來法國最傑齣的散文大傢之一。
羅蘭•巴爾特在法國開創瞭研究社會、曆史、文化、文學深層意義的結構主義和符號學方法,發錶瞭大量分析文章和專著,其豐富的符號學研究成果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性。巴爾特的符號學理論,從嶄新的角度,以敏銳的目光,剖析瞭時裝、照片、電影、廣告、敘事、汽車、烹飪等各種文化現象的“記號體係”,從而深刻地改變瞭人們觀察和認識世界及曆史的方式。晚期巴爾特對當代西方文化和文學的思考進一步深化,超越瞭前期結構主義立場,朝嚮有關意義基礎、下意識心理、文學本質等後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認識論問題的探討。
羅蘭•巴爾特對於西方未來學術和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其學術遺産對於非西方文化思想傳統的現代化發展,也具有極大的啓發意義。他的思想和研究領域寬廣,其作品適閤於關心人文科學各領域、特彆是文學理論領域的廣大讀者研讀。
本書為羅蘭•巴爾特在法蘭西學院1977—1978學年年度研究班課程的講義。
羅蘭•巴爾特去世前在法蘭西學院講授瞭三年“文學符號學”講座,“中性”是第二年的課程主題。在這部遲至2002年纔發錶的講稿裏,巴爾特秉承其在就職演講中預告的創新精神,把“中性”這個語法概念延伸到哲學、意識形態、社會行為、性觀念等不同領域,即一切能夠破除或避開以二分法為標誌的聚閤關係的思想和行為。巴爾特解構瞭“中性”的23種正麵和負麵的錶徵或“閃現”,並廣徵博引老子、古希臘哲人、盧梭、波德萊爾、托爾斯泰、本雅明、紀德、尼采和凱奇等人的思想,從而揭示瞭非衝突性的“中性”對於西方倫理學、哲學、政治學和語言學話語中的習常觀念所具有的豐富意義。
發表於2024-12-31
中性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羅蘭·巴特 哲學 法國 羅蘭·巴爾特 符號學 文學批評 文學理論 文藝理論
非常有啓發性,翻譯得也不錯。如果印刷得再精美些就好瞭。
評分“我的清晰感沒有用處。甚至可以說,我身上沒有一位能夠垂直閱讀樂譜的樂隊指揮。”——Corpus sentit quia viget animus.(吾身因靈魂醒覺而遭煎熬)
評分隨性,或有洞見。
評分算是巴特係列中比較水也是問題比較多的一本。很多說法很粗糙,很多對比太隨意,且“中性”這種態度對個人也許是好的,但於知識分子的責任而言則顯得些許犬儒——中性作為對抗神話的策略,仿佛昆德拉的遊移,聰明但是少瞭幾分堅韌。不過人傢或許根本就沒想對抗呢。
評分“我的清晰感沒有用處。甚至可以說,我身上沒有一位能夠垂直閱讀樂譜的樂隊指揮。”——Corpus sentit quia viget animus.(吾身因靈魂醒覺而遭煎熬)
中性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