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忠,1957年生於上海,1978年初考入上海華東師大中文係,1982年初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1989年初赴日,遊學四年,1992年底迴國重操舊業,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齣版專著有《曖昧的日本人》《東瀛過客》《看不透的日本》《喧鬧的騾子——留學與中國現代文化》等。
“曖昧”在日本人身上錶現得如此極端,足以成為其民族性的“品牌”。他們尚武又愛美,封閉又開放,自然又人工,順從又反抗,視“瞬間”為“永恒”,模仿中又有創造……但是,一旦涉及“大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和根本利益,日本人從來不含糊,而是清晰到極緻。
這本《曖昧的日本人》,便是一本深度剖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書。作者以親身經曆解讀日本,融敏銳的感性與深邃的理性為一體,發人所未發,所持論點獨樹一幟、立意新穎。在總體上對日本持批判態度,目光冷峻而客觀,入木三分地揭示瞭日本人的社會文化心理。其開闊的文化視野,使本書左右逢源,揭示瞭中日兩國文化的同中之異、異中之同,對於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日本人的性格、日本的文化,以及中日之間的差彆等,都有極大的啓示作用。
作者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閤自己對日本人及其生活背景的切身感受和體會,從大至陰雲籠罩的“二戰”五十周年祭、靖國神社、金元外交,小到塌塌米、和服、晨浴、相撲、茶道、名片、敬語、狗文化乃至大小便規則等,對此都逐一作瞭描述和剖析。他成功地將艱奧的學術問題通俗化、大眾化,寓形而上的文化憂患於豐富生動的材料和自由不拘、明白流暢地錶達之中。在他的筆下,“曖昧”這樣—個難解甚至難說的話題不僅變得具體實在、親切可感,轉化為學理上的清晰與旨趣上的貼近,而且還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穿透其錶、正確觀察日本的新的視角。
發表於2025-03-31
曖昧的日本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日本文化大約確是迷人,外來者也常常沉醉其中。小泉八雲、周作人自不必說,魯迅、豐子愷亦屢有贊美之辭,直至好萊塢《最後的武士》,對日本文化都投射為一種純淨、片麵的想象。在浩如煙海的日本描述中,本書作者獨賞其中兩種:旅居日本有年的戴季陶所撰《日本論》,從未...
評分可能日本真的是個文化黑洞,當代中國論日本的書還真是少,每次看到日本的消息時,總是問為什麼,為什麼日本人尤其是政客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等日本二戰的罪行,為什麼總是在釣魚島問題、參拜靖國神社、篡改教科書上屢屢觸痛中國人的神經,為什麼周圍的人都在看各種動漫、各種愛動...
評分可能日本真的是個文化黑洞,當代中國論日本的書還真是少,每次看到日本的消息時,總是問為什麼,為什麼日本人尤其是政客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等日本二戰的罪行,為什麼總是在釣魚島問題、參拜靖國神社、篡改教科書上屢屢觸痛中國人的神經,為什麼周圍的人都在看各種動漫、各種愛動...
評分我是耐著性子把這本書看完的,中途多次覺得很難看下去。對這本書來說幸運的是,它雖比較厚,但好在很容易一目十行地快速閱讀,掙紮那麼幾次就把它看完瞭。在豆瓣上初看它的評分居然有8.4,再看看原來隻有69人看過,便覺得這評分果然沒有任何統計意義。首頁上寫評語的人,評分大...
評分我是耐著性子把這本書看完的,中途多次覺得很難看下去。對這本書來說幸運的是,它雖比較厚,但好在很容易一目十行地快速閱讀,掙紮那麼幾次就把它看完瞭。在豆瓣上初看它的評分居然有8.4,再看看原來隻有69人看過,便覺得這評分果然沒有任何統計意義。首頁上寫評語的人,評分大...
圖書標籤: 日本 日本文化 文化 李兆忠 文化研究 社會 關於日本 性格
這類書讀的多瞭,和上瞭幾節文化禮儀課的效果是差不多的。
評分一般般,權當消遣,寫得太文學瞭,顯然比不上菊與刀,縱式社會等書,甚至還不如韓國的學者那本縮小意識,太糟糕瞭。
評分對於沒瞭解過日本文化的人來說,講得確實不錯,觀點也算係統圓滿。不過裏麵有些例子拿來反復用而且連詞句都沒變是怎麼情況……
評分值得一看
評分題目來自於《曖昧的日本的我》,而當大江健三郎透過不同於川端康成的視角進行民族自我審視的時候,此書的作者非常高興的抓住這點,而且自己本人作為從來不敢對自我民族進行審視檢查的民族的一部分,對對方進行瞭指手畫腳。豆瓣上非常滑稽的好評,我想知道,如果日本有人寫醜陋的中國人的話,這些高評論的人該是跳腳還是好評。
曖昧的日本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