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生,1963年生,湖南湘鄉人,武漢大學曆史係學士、碩士,華中師範大學曆史研究所博士,1997~1999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先後任職於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華中師範大學曆史研究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現任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著有《中國留學生的曆史軌跡(1872~1949)》、《留學與救國:抗戰時期海外學人群像》、《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國共閤作與國民革命》等。
《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中講述瞭國民黨政權是中國曆史上齣現的第一個黨治政權。它的建立,標誌著中國政治形態在漫長的王朝帝製崩潰後,開始嚮一種新的黨國體製轉型。中國從此步入黨治時代。蔣介石多次公開強調,國民黨組織內部的“渙散鬆懈之弊”已經到瞭非常嚴重的程度。這種“渙散鬆懈”,源於它的“以軍統黨”的組織形態;源於基層建設的薄弱:城市有黨,農村無黨;源於黨派的紛爭離析:西山會議派、CC係、力行社、政學係、三青團等組織不斷“火並”。最後,這個弱勢獨裁的政黨無法逃脫尷尬悲涼的曆史命運……
本書以國民黨“治黨史”為中心,著重探討瞭國民黨的組織結構、黨員的社會構成、政治錄用體製、黨政關係、派係之爭與黨內精英衝突、黨民關係與階級基礎等方麵。
發表於2025-02-25
黨員、黨權與黨爭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讀完,完全顛覆瞭我自己對國民黨的刻闆印象。 原來國民黨的黨國是如此的不堪,與其說是黨國,不如說是軍國、蔣朝。黨的作用在北伐之後就逐漸弱化,最後淪為蔣介石維護統治的一個招牌,一個花瓶。 國民黨建立瞭一套蘇聯共産黨的組織模式,從中央黨部、到省、到縣、到區,看看很...
評分讀完,完全顛覆瞭我自己對國民黨的刻闆印象。 原來國民黨的黨國是如此的不堪,與其說是黨國,不如說是軍國、蔣朝。黨的作用在北伐之後就逐漸弱化,最後淪為蔣介石維護統治的一個招牌,一個花瓶。 國民黨建立瞭一套蘇聯共産黨的組織模式,從中央黨部、到省、到縣、到區,看看很...
評分王奇生先生的書,提供的觀點和切入點都很有趣。他試圖還原齣國民黨內部最大的失敗,讓我們認識到國民黨究竟是怎麼輸的。 和共産黨一樣的是,國民黨也有著非常深的共産國際組織形式的烙印,鮑羅廷在孫中山後期和去世後對國民黨的影響力是非常強的,這就導緻瞭國民黨在組織形式上...
評分08年和同事們去井岡山,剛到大門就激動的淚奔。當然我也沒想到我會那樣。 人生的短暫,命運的無常,讓一切奮進者不能不敬佩那些創造過奇跡的人們,做事業,何其難也! 我不是毛的崇拜者。但看到那茫茫的群山,想到當年毛領導那一群由農民、礦工、舊軍人、土匪、盲流組成的小組...
評分如標題所說,這本書讀完瞭之後,我對國民黨纔算是有一個真正的瞭解。本書不僅是一部優秀的學術著作,同時也是一部優秀的曆史讀物。讀起來並無絲毫的晦澀,我自己可是酣暢淋灕地把這本書讀完的。 本書糾正瞭我自己不少以往的思維誤區,也讓我對國民黨的曆史有瞭新的認識,隨便說...
圖書標籤: 國民黨 曆史 中國近代史 王奇生 政治 政治學 民國史 民國
看的時候突然在想,不知道國內研究兩個黨組織結構啥的人看不看西方關於納粹這些黨的研究...很多和國外的研究方法一樣
評分看的時候突然在想,不知道國內研究兩個黨組織結構啥的人看不看西方關於納粹這些黨的研究...很多和國外的研究方法一樣
評分弱勢獨裁之所以弱勢,可能根源便在於“國民黨企圖把本身的基礎建立在彼此利益相互衝突的各階級聯盟之上,其結果卻是兩不討好”。國民黨並未撬動既有的利益關係,利益階層依舊得利,他們卻不認為應因此感謝國民黨;窮苦階層依舊窮苦,他們更不會因此嚮國民黨靠攏,由此,國民黨從根本上缺乏社會根基,沒有像中共一樣,將自身利益與某個或某幾個階層進行捆綁,從而便有瞭根基和力量之源。
評分國民黨固然有先天不足,後天學俄共學瞭瞭個半吊子的因素。但是在黨組織尚且稚嫩的階段幸運地或者是不幸地獲取瞭全國形式上的最高政權,也是很大的影響。好像一個男生在自己最窮最傻的青春期,遇見瞭一生的女神。
評分弱勢獨裁之所以弱勢,可能根源便在於“國民黨企圖把本身的基礎建立在彼此利益相互衝突的各階級聯盟之上,其結果卻是兩不討好”。國民黨並未撬動既有的利益關係,利益階層依舊得利,他們卻不認為應因此感謝國民黨;窮苦階層依舊窮苦,他們更不會因此嚮國民黨靠攏,由此,國民黨從根本上缺乏社會根基,沒有像中共一樣,將自身利益與某個或某幾個階層進行捆綁,從而便有瞭根基和力量之源。
黨員、黨權與黨爭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