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福克纳(Willian Faulkner l897~1962),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没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加拿大空军中服役,战后曾在大学肄业一年,1925年后专门从事创作。他被西方文学界视作“现代的经典作家”。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7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这部世系主要写该县及杰弗逊镇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家庭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独立战争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场人物有600多人,其中主要人物在他的不同作品中交替出现,实为一部多卷体的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历史。其最著名的作品有描写杰弗逊镇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没落及成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遭遇的《喧哗与骚动》(又译《声音与疯狂》1929);写安斯·本德仑偕儿子运送妻子灵柩回杰弗逊安葬途中经历种种磨难的《我弥留之际》(1930);写孤儿裘·克里斯默斯在宗教和种族偏见的播弄、虐待下悲惨死去的《八月之光》(1932);写一个有罪孽的庄园主塞德潘及其子女和庄园的毁灭性结局的《押沙龙,押沙龙!》(1936);写新兴资产阶级弗莱姆·斯诺普斯的冷酷无情及其必然结局的《斯诺普斯三部曲》(《村子》1940,《小镇》1957,《大宅》1959)等。
福克纳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发表于2025-04-01
喧哗与骚动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首先说明,我只是一个普通读者。久仰福克纳大名,读过他的几个小短篇,但一直没有勇气去看大师的长篇小说,担心自己无力读懂。所以,得知李继宏的这版《喧哗与骚动》可以让普通人读懂福克纳,我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下单了。 其实,我还蛮支持用不同颜色标注时间线的做法,因为...
评分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说过:“法律好比香肠,最好别管怎么做出来的。”(Laws are like sausages, it is better not to see them being made. )翻译也一回事。读者拿到手的是成品(product),而对于译者来说,似乎永远是半成品。译者与原著交互的过程(process)中,到...
评分 评分 评分It is obvious that William Faulkner has a gloomy recollection of the past world, but he had no ideas about how to deal with all of these problems. Then we find chaos in this novel. Benjy, as the first major character we'd met, is an idiot. I guess, maybe on...
图书标签: 福克纳 意识流 美国文学 威廉·福克纳 外国文学 美国 小说 文学
《喧哗与骚动(译文名著精选)》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也是作家花费心血最多、本人最喜欢的小说。小说讲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老康普生游手好闲、嗜酒贪杯,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人。长子昆丁绝望地抱住南方所谓的旧传统不放,因妹妹凯蒂风流成性、有辱南方淑女身份而恨疚交加,竟至溺水自杀。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三子班吉则是个白痴,三十三岁时只有三岁小儿的智能。《喧哗与骚动(译文名著精选)》通过这三个儿子的内心独白,围绕凯蒂的堕落展开,最后则由黑人女佣迪尔西对前三部分的“有限视角”作一补充,归结全书。小说大量运用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手法,是意识流小说乃至整个现代派小说的经典名著。
喧嚣的小说。感觉最喜欢的却是杰生那一章,这就是恶人的魅力吗?
评分愚人之梦呓
评分名作?混乱,拖拉,不知所云。。。请问意识流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好好叙述不行么,干嘛非得多视角,多个时间点穿插在一起意义在哪?在哪?在哪? 对于这么多打五分的,我只能膜拜。。。
评分一部奇书。在地铁和公交上看更有感觉。看本杰明部分的时候,着急下车,书签错放到了昆丁部分,再次坐车的时候没注意到,接着读了十多页才发现,再往回找,也不记得之前是看到那页了。无形中,更增添了几分迷离感。
评分这是我看过最多遍的书。不得不承认福克纳塑造人物个性和心理的能力让人咋舌。在扑朔迷离、痴人说梦、阴郁病态的氛围中,沿着一个个人物的意识,我进入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在冷漠颓废残忍隐忍温暖纯真中来回切换对那片土地和人们的认知。我好想抱着白痴的弟弟,让他不再害怕不再孤单,让他纯净的心永远不再疼痛
喧哗与骚动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