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義德(Edward W.Said,1935-2003),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批評傢之一,1963年起為哥倫比亞大學英國文學與比較文學教授。代錶性著作有:《東方學》(1978;曾獲美國國傢書評傢奬,三聯書店1999年齣版中譯本)、《巴勒斯坦問題》(1979)、《世界・文本・批評傢》(1983)、《文化與帝國主義》(1993;三聯書店2003年齣版中譯本)、《知識分子論》(1994;三聯書店2001年齣版中譯本)以及《流離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決的奮鬥,1969-1994》(1994)等。薩義德還是有名的樂評傢、歌劇鑒賞傢、鋼琴傢,並為巴勒斯坦在西方世界最雄辯的代言人。
作為一個離鄉亡國多年之人,麵對隨時可能的死亡,薩義德懇切迴顧自己的人生,尋根溯源,追憶他要求嚴格、給他“維多利亞式”教育的父親,和令他終生仰慕、給他鼓勵但又暖昧矛盾的母親,以及成長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他以今日之我探索、書寫昔日之我,與內在自我重建關係,與已逝的父母修好,並試圖以個人的方式為民族爭迴曆史:他把自己分作兩半的阿拉伯經曆和美國經曆統閤為一,以不協和的身份為被壓迫的、沉默的巴勒斯坦代言呐喊。
本書也是一個關於背井去鄉和流離飄泊的故事。但薩義德發現,由此導緻的身份的割裂、多重與流動實乃幸事一樁。他曾言:在哪裏都不要有太多“傢”的感覺。“格格不入”最終成瞭他的主動選擇。
發表於2025-02-02
格格不入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薩義德的迴憶錄中一再鋪陳從年輕時代就分明感到的身份割裂與角色疏離,作為一個流亡者的薩義德極力彌閤的正是由於童年時代的身份模糊經曆,以及特殊的政治種族遭遇所具有的心理,但是他的獨特在於,帶著自省與追尋、一名知識分子的責任感,薩義德坦誠和執著的探尋自己的內...
評分薩義德的迴憶錄中一再鋪陳從年輕時代就分明感到的身份割裂與角色疏離,作為一個流亡者的薩義德極力彌閤的正是由於童年時代的身份模糊經曆,以及特殊的政治種族遭遇所具有的心理,但是他的獨特在於,帶著自省與追尋、一名知識分子的責任感,薩義德坦誠和執著的探尋自己的內...
評分有的大學者的長相很有聖徒氣質,比如韋伯。也比如薩義德。那天讀到薩義德的迴憶錄《格格不入》,他的敘述予我一種極其敏感而極其堅硬的觸覺,就好像山體上脫落下來的一塊形態不規整的石頭一樣。文本的翻譯也是造成這種印象的一個原因,據說譯者是齣自颱灣的,無怪乎修辭與內地...
評分有的大學者的長相很有聖徒氣質,比如韋伯。也比如薩義德。那天讀到薩義德的迴憶錄《格格不入》,他的敘述予我一種極其敏感而極其堅硬的觸覺,就好像山體上脫落下來的一塊形態不規整的石頭一樣。文本的翻譯也是造成這種印象的一個原因,據說譯者是齣自颱灣的,無怪乎修辭與內地...
評分有的大學者的長相很有聖徒氣質,比如韋伯。也比如薩義德。那天讀到薩義德的迴憶錄《格格不入》,他的敘述予我一種極其敏感而極其堅硬的觸覺,就好像山體上脫落下來的一塊形態不規整的石頭一樣。文本的翻譯也是造成這種印象的一個原因,據說譯者是齣自颱灣的,無怪乎修辭與內地...
圖書標籤: 薩義德 迴憶錄 傳記 自傳 格格不入 美國 三聯 文學
這幾日我看這本書,仿佛去看一個隱性自我的獨白,去嗅一個同類的氣味。我震驚於自己的耐性——去深入一個有著阿拉伯名字的英國人(大概是吧)的生活與迴憶,我太寵愛這個隱性自我瞭。
評分喜歡老版本的封麵,學生時代就比較喜歡的一個知識分子。。
評分讀者不順,估計主要原因是譯筆乾澀(?)
評分開始係統看老薩。翻譯很不錯。
評分喜歡老版本的封麵,學生時代就比較喜歡的一個知識分子。。
格格不入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