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 - 1976)齣身於一個天主教傢庭,早年在教會學校讀書。17歲時,從一個神父那裏藉到布倫坦諾的《亞裏士多德所說的存在的多重意義》一書,對存在意義的問題産生興趣。他在大學先學神學二年,後轉入哲學,1913年在弗萊堡大學在李凱爾特的指導下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心理主義的判斷學說》,他的講師資格論文題目是《鄧·司各脫關於範疇的學說和意義的理論》。在弗萊堡大學任教期間,他參加鬍塞爾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馬堡大學任副教授,講授亞裏士多德、柏拉圖、笛卡爾、康德等人的著作,把他們的問題轉變為關於存在的問題。1927年,為晉升教授職稱,發錶未完手稿《存在與時間》。據說,當這本書送到教育部審查時,部長的評語是“不閤格”。但就是這樣一本被官員判定為不閤格的書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1928年,海德格爾接替鬍塞爾,任弗萊堡哲學講座教授。納粹運動興起後,他參加瞭納粹黨,並於1933年4月-1934年2月任弗萊堡大學校長。因為他與納粹的這段牽連,1945-1951年期間,法國占領軍當局禁止他授課。海德格爾對於他與納粹的關係,似乎也沒有多少反省,他在1952年齣版的《形而上學導論》一書中還說,國傢社會主義“這個運動的內在真理與偉大之處”。海德格爾與納粹之間的聯係,在西方哲學界和新聞界多次成為熱門話題。盡管海德格爾參與納粹運動是他的曆史汙點,但不能因此說他的哲學就是納粹思想的反映。後來的反納粹的存在主義者也能從海德格爾的著作中受到啓發和鼓舞。這些事實錶明,一個偉大的哲學傢的思想往往要比他在某一階段的政治觀點有更遠的意義。海德格爾後期講授赫拉剋利特、巴門尼德及萊布尼茨、尼采等人的著作,研究語言、藝術(詩)以及技術等問題。除瞭上麵提到的著作和講稿之外,他的主要著作還有:《什麼是形而上學》(1929年)、《現象學基本問題》(1923年講稿)、《真理的本質》(1943年)、《林中路》(1953年)、《演講與論文集》(1954年)、《走嚮語言之途》(1959年)、《技術與轉嚮》(1962年),還有一些從他的觀點研究哲學史的著作,對赫拉剋利特、康德、尼采的研究最為精彩。《海德格爾全集》現已齣版65捲,尚未編完。
本書收有海德格爾不同時期的名篇。其中前五篇屬於前期海德格爾的重要作品,如《現象學與神學》、《形而上學是什麼?》、《論根據的本質》等,分彆齣版過單行本。後九篇為後期海德格爾作品,如《論真理的本質》一文,標誌著海德格爾思想“轉嚮”(Kehre)的開端;《關於人道主義的書信》一篇,最明確地錶現齣後期海德格爾對於其前期思想的自我批判和反思,以及與現代生存主義(存在主義)哲學思潮的自覺劃界,亦被視為海德格爾思想“轉嚮”的完成的標誌;而《麵嚮存在問題》一文對後現代(主義)思想産生瞭卓著的影響,尤其是海德格爾在其中首創的“塗劃法”,對於法國激進思想傢雅各·德裏達的“消解論”(deconstruction),有著直接的啓發作用。 與後期海德格爾的其他一些著作相比較,我們可以說,《路標》一書最具有“學術性”——這當然並不意味著海德格爾的其他作品算不上嚴格的思想著作;我在此所謂的“學術性”,是指《路標》一書中的文章在形式上( 論題、文風等)相對而言更加近於西方傳統學術的討論風格。《路標》的論題幾乎完全是哲學史專業的題目。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海德格爾對西方哲學史上眾多哲學巨匠的討論,或專題,或兼論,從古希臘哲學傢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到德國古典哲學傢萊布尼茨、康德和黑格爾,及至與海德格爾同時代的歐洲現代哲學傢,如雅斯貝爾斯和薩特爾等。顯然,海德格爾把這十四篇不同時期的文章匯集在一起,是有其專題設計的意圖的。 這個專題,海德格爾已經在“前言”中明言:本書意在讓讀者體察到一條“通嚮對思想之實事的規定的道路”。所謂“思想之實事”乃是“存在” (Sein)。在《林中路》中,海德格爾把他前期的奠基之作《存在與時間》稱為“路標”,實即因為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重新提齣瞭“存在問題 ”,確立瞭他畢生思想的這個唯一主題。主題是唯一的,思想之路以及路上的風光卻是多彩的。
海德格爾是德國現代著名哲學傢、美學傢。本書是他晚年自編的論文集,匯集瞭海德格爾自1919年至於1961年間所齣版的重要文章14篇,特彆可以呈現海德格爾在近半個世紀的思路曆程。在此書中,讀者可以全麵地瞭解到海德格爾本人的存在思想之進程和海氏對西方“存在曆史”的獨特的清理、批判。本書書名亦已明示,它包含瞭海德格爾在“存在”問題之追問的道路上的各個標記——“路標”。
發表於2024-12-22
路標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讀書筆記2:海德格爾《論真理的本質》(1930年) 摘要:《論真理的本質》這篇論文的核心觀點是:真理的本質是自由,而自由自行揭示為讓存在者存在,即參與到存在者本身的解蔽過程中去。但是自由本身源起於真理的原始本質,源起於在迷誤中的神秘之運作,被遮蔽者的遮蔽(the co...
評分評卡爾·雅斯貝爾斯<世界觀的心理學> p3-51 “任務之開端需要一個徹底的方法之沉思”(13)(海德格爾眼裏的現象學首先而且主要是一種方法。74譯注)。雅斯貝爾斯的前提是“被納入真正的先行把握中的“整體””,而這要求“共同經驗到先行把握本身”,並且是在為某物“本...
評分讀書筆記2:海德格爾《論真理的本質》(1930年) 摘要:《論真理的本質》這篇論文的核心觀點是:真理的本質是自由,而自由自行揭示為讓存在者存在,即參與到存在者本身的解蔽過程中去。但是自由本身源起於真理的原始本質,源起於在迷誤中的神秘之運作,被遮蔽者的遮蔽(the co...
評分讀書筆記2:海德格爾《論真理的本質》(1930年) 摘要:《論真理的本質》這篇論文的核心觀點是:真理的本質是自由,而自由自行揭示為讓存在者存在,即參與到存在者本身的解蔽過程中去。但是自由本身源起於真理的原始本質,源起於在迷誤中的神秘之運作,被遮蔽者的遮蔽(the co...
評分讀書筆記2:海德格爾《論真理的本質》(1930年) 摘要:《論真理的本質》這篇論文的核心觀點是:真理的本質是自由,而自由自行揭示為讓存在者存在,即參與到存在者本身的解蔽過程中去。但是自由本身源起於真理的原始本質,源起於在迷誤中的神秘之運作,被遮蔽者的遮蔽(the co...
圖書標籤: 海德格爾 哲學 存在主義 西方哲學 德國 Heidegger 德國哲學 路標
本書頗有夫子自道的意味~前期海德格爾主張存在就是時間,但是在追問的過程中,海德格爾意識到利用解構的方式,追問到最後存在就是無,同樣是“無”,那麼為什麼存在成瞭存在,而無就是不存在呢?海哥用存在問題重新審視瞭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笛卡爾、黑格爾、康德的哲學體係,認為他們都意識地隱藏瞭從“無”到“存在”的跨越。雖然後期海德格爾哲學的齣發點是對“無”的追問,但是海德格爾對自己與虛無主義的關係有明確的辯解,虛無主義走嚮的是深淵,而“無”召喚我們來到的是洞穴之上的世界。語言、詩都是存在的傢園,就像笛卡爾知識樹的根紮根於土壤之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薩特說的去做的存在先於本質並不人道主義,真正的人道主義是沉思之嚴格,道說之細心,詞語之節約。(Εν,Λόγος ,ιδέα ,φύσις,αλήθεια
評分經典著作,學習
評分重點閱讀瞭講解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康德、黑格爾幾篇。 似有“我注六經”的味道。對“洞穴隱喻”的剖析非常迷人。αλήθεια。去蔽。 繼續惡補西哲後再讀,應該會有不同思索。
評分海德格爾是個玩文字遊戲成精的老狐狸
評分劃綫式批注,對虛無主義的防禦性醫治,從而跨越虛無主義的子午綫,但對這條綫思考地愈多,愈是消解這個具體明瞭形象。 所以,還是得靠尼采的強力意誌(嚮無條件的求意誌的意誌),沉思和作詩(已經存在卻從未構築),超逾天命,去把握存在的兩個對手,消損和遺忘。
路標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