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磊,1964年出生,河南原阳人。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现任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主任、教授。著有《1942:走向民间》、《文学的文化含义》、《杂览主义》、《都市的迁徙》等8部著作。
发表于2025-02-25
村落中的“国家”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去年12月的时候读完的一本书,读完已经近一个季度了,看书的不细致+记忆力的不强=我现在脑袋里面记不清读过什么了。 记得那是中国乡村的一所学校,讲了一群有代表性的老师,以及老师的家庭条件和自身背景。书的最后引发出的结论或思考以及问题已经记不清了。 有必要重读,对自...
评分老段在课上推荐了这本书,下课之后就去图书馆借来,这是本人类学民族志的书,是我喜欢的类型。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我自己有很强的代入感。读完第一章,就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我开始反思自己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的时间所接受的教育,对比丰宁县的教育,其实在本质上是完全一样...
评分书 名: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 作 者:李书磊 出版信息: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10 今天终于找到并看完这本早就听说的书。作者以河北承德丰宁希望小学作为田野对象,对乡村学校、教师、课程及其与乡村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绘。作者看来,乡村学校...
评分书 名: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 作 者:李书磊 出版信息: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10 今天终于找到并看完这本早就听说的书。作者以河北承德丰宁希望小学作为田野对象,对乡村学校、教师、课程及其与乡村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绘。作者看来,乡村学校...
图书标签: 社会学 教育 教育社会学 农村 文化研究 李书磊 人类学 乡村
邓小平的伟大改革,把中国带入了有史以来最为刻也最为广泛的变革时期。在这场变革中,中国社会的一切领域,无一例外,都在经历着空前的巨变!经过20年的无畏探索和艰苦卓绝的努力,在经济领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蓝图已经十分明确,剩下的仅仅是如何尽快地使这一蓝图成为现实的问题,或者说是时间问题;在政治领域,尽管改革依旧任重道远,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改革方向也已经确定;只有在社会领域之中,改革的方向和蓝图都还十分模糊。然而人类的实践一再表明,没有一个健全的社会领域的支持,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都无法有效进行。可以说,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如果没有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那么市场化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都将受到影响。也就是说,社会领域的变革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整体改革事业的关键因素。
现代社会的社会组织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它们分别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所谓“第三部门”就是非营利组织的集合。由于社会领域的状态主要取决于第三部门的状态,所以说有效的市场体制和民主政治离不开发达的第三部门的支持,而研究第三部门的发展并通过这种研究推动第三部门的发展,已经成为今日中国面对的最紧迫的“时代任务”之一。
我们组织这项研究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增加几部有关第三部门研究的出版物,更为重要的是,要为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积聚队伍、积累成果、涵养资源,为中国第三部门研究领域的开拓和长期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对于中国的学术界来说,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第三部门”还是一个极为陌生的领域。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吸引了一批国内第一流的学者投身这一领域的研究,其中一些学者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对于中国青基会来说,资助和组织高水平的、超前性的学术研究活动,既是一项重要的组织职能,也是一个长期的组织目标。今后,本着对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负责的原则,中国青基会还将继续支持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学术研究活动,继续资助建设性的国际交流活动。
读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脊背被戳了好多次。学前班至高中的记忆快速复苏了。关于诺贝尔和董存瑞,关于国歌,关于语文课的教学法,太过熟悉又觉得可怕。虽然上大学之后一直觉得前二十年的教育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课题,但多少还是被桎梏了。也许顺着做一个历时性的研究也会有意思。
评分10年过去了,书中涉及的乡村教育问题仍在,此书的意义犹存。
评分回想自己当年中午吃过饭回到学校,扯着嗓子在村小教室里念ABECEFG,被老师严厉制止了,说影响其他老师休息。。。可惜学校现在已经gone with the wind
评分1读过最好的中文民族志(除最后一章2作者现为中央纪委书记,大大高参3可读性非常强。与之相比大多数社会学人类学的老师学生都应该送回小学去重新学习语文课4主要理论资源意识形态国家机器5完爆科班人类学社会学的最精彩之处就是完全不落套路,呈现了活生生的生活世界,引出许多可深思之处,作者许多素朴的土法理论思考也很可观6不只是文笔好,而是自成风格到达了某种文学性和对人性、人生、社会的洞察7九十年代的田野,现在仍有参考价值7习惯读科班套路文章的社科学者很可能找不到收获,是因为他们自己笨
评分对乡村语文教育的分析很深刻,作者的人情细节观察也很到位,但对“国家”的升华不够,讨论不深,不过,毕竟作者是文学博士,而不是政治学博士。
村落中的“国家”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