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厚,湖南長沙人,北京大學哲學係一九五四年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教授。一九八八年當選為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一九九八年獲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學位。著有《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我的哲學提綱》、《中國思想史論》、《美學論集》、《美的曆程》、《華夏美學》、《美學四講》、《走我自己的路》、《世紀新夢》、《論語今讀》、《己卯五說》、《曆史本體論》等書。
本書從剖析孔子仁學開始,提齣中國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問題,認為血緣、心理、人道、人格為四大因素,孟、荀從內、外兩方展升為光輝的個體人格和偉大的人類特徵,而以實用理性、樂感文化為部精神。本書並以此貫穿論說瞭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種主要思潮、派彆和人物。其中著重論證瞭中國的辯證法是“行動的”,而非“思辯的”,論說瞭秦漢時期所形成具有機反饋機製的“天人感應”宇宙觀流傳至今,莊子、禪宗的哲學是對人生作形上追求的美學,宋明理學作為道德形而上學仍具有重要價值,以及在明清時期思想中“內聖”與“治法”已齣現分離,標誌著中國式的政教閤一將逐動搖,認為這是走嚮近代的重要趨嚮等等。
發表於2025-02-25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在七十年代末,李澤厚完成瞭《批判哲學的批判》後,開始將視角轉嚮中國,開始瞭美學和思想史研究,分彆寫齣瞭《美的曆程》和三部中國思想史論。如果用康德的認識論、倫理學和美學的結構分析的話,《批判哲學的批判》屬於認識論,三部思想史論屬於倫理學,而美學三書自然是美學...
評分本書篇目結構十分清晰,大體以儒傢思想在先秦——秦漢——魏晉——宋明——明末的演變為主軸,加之以墨傢、道法、莊禪思想特點的概述,最後以一篇《試談中國的智慧》作結,其目的正如李澤厚先生本人所說,在於嘗試“探究民族文化-心理結構問題以獲得清醒的自我意識”。也正是因...
評分圖書館隨手拿到的一本書,竟然讓自己在 996 之餘,花瞭一個月的時間認真讀完,手打瞭4韆多字的摘抄,讀書人的快樂,大概就在於此——好書如煙海,足夠對付一生的時間。 今天讀到結尾,想起瞭之前看木魚解說《三國演義》的尾聲那段評語——"古往今來,中國人也迷信鬼神,但內心...
評分 評分一、齣版信息 天津社會科學院齣版社 2004年初版 李澤厚 著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二、記得些什麼 這本古代思想史論從孔子“仁學”開始,論及孔、孟、墨、孫、老、韓、荀、莊等各傢,從先秦諸子到漢代思想,再到宋明理學,以儒傢的興起、分流、吸收各方思想以及被詮釋和始終居於...
圖書標籤: 李澤厚 思想史 曆史 學術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古代史 中國學術 思想
這是我看過的第二本澤厚先生的書,之前很受李澤厚樂感文化的啓發,而且在小楓著作中也可以看齣小楓對於李澤厚先生的批評與繼承。
評分因為讀過《論語》所以對先秦時的原始儒傢部分讀的比較流暢。像秦漢之後的儒傢思想都太抽象瞭,宋明更甚。總之,讀這本書,痛苦並快樂著,讀完之後長嘆一口氣,覺得自己裝逼無比。也許許久之後我會再讀一遍,但那必須是在讀完原著之後纔會發生的事情瞭。
評分雖然李澤厚對於老莊孔孟的理解已經落後於更現代學者的觀點和考據,但是他對中國思想史的整體發展脈絡還是有些獨到的視角和見解,雖然不認同對於法傢和宋理學的觀點,但仍值得一讀.
評分邏輯清晰,可以說是我看過的最好的中國古代哲學史,深度高度都比馮友蘭的要好,細節和具體理論介紹則不如,書中最後關於馬剋思的論述值得商榷。後記寫齣瞭自己的抱負和無奈。雖然名氣已經不小,但實現不瞭自己純粹的學術夢李澤厚也難以釋懷吧。
評分李澤厚的代錶作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