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振,教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比较文学暨翻译学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季刊主编,《中国翻译》编委,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暨翻译研究会会长,上海市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兼理论组组长,中国译协理事兼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翻译委员会委员。同时受聘为复旦大学兼职博导,北京大学、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外语学院、三峡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中国社科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顾问。1986年起,先后任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翻译系、浸会大学英文系、加拿大阿尔贝塔大学比较文学系、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等校高级访问学者,应邀出席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南非等以及我国(包括台港地区)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主题发言数十次。主要编、译、著作有:专著《译介学》、《翻译研究新视野》、《译介学导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主编,“九五”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两人合作,“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个人论文集《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论文集《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主编),年度翻译文学作品集《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翻译文学卷》(主编,每年一本,已出6本),译著《比较文学概论》、《当代名家小说译丛》(主编),以及长、中、短篇小说及散文译作数种。
发表于2024-11-22
译介学导论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译介学 翻译 翻译研究 谢天振 比较文学 21世纪比较文学系列教材 学术 研究生
《译介学导论》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译介学诞生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当前的国际译学背景。译介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广泛的注意和重视,然而译介学并不是平白无故地发生、发展起来,它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外翻译研究史上绵延千年的“文艺学派”为它提供了非常丰富、扎实的文化积淀,而最近三四十年来国际译学界中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更是为它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并直接促进了译介学在当今国内外译学界和学术界的蓬勃发展。
第二章把读者的目光引向国内翻译界和译学界,具体论述了国内翻译界在译学观念认识上的滞后问题,这也是在当前中国我们研究译介学的现实意义。但是有一个问题本来在这一章里是可以谈、但我没有展开谈的,那就是与国内翻译界在译介学认识上的误区适成对照的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比较文学界,他们对于译介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诸如误译的研究意义和价值问题、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当代文化理论与翻译研究的关系问题,等等,都觉得很容易理解和接受,没有任何疑问。而在中国的翻译界和译学界,却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充满疑虑、不解甚至反对,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谁承担中国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重任?因时间关系,我对这个问题只能在以后另外撰写专文予以展开和讨论了。
第三章讨论的是译介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即创造性叛逆。我觉得只有承认了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那才有可能谈得上译介学中的其他问题,诸如“翻译文学不等于外国文学”、“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译者的主体性”、“译作的相对独立价值”、以及“误译的价值”,等等。因此我花了整整一章的篇幅对这个命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第四至第九章是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前三章探讨的是译介学研究的实践层面,第四章谈的是文化意象的传递与误译问题,通过这两个比较具体的问题的讨论,我想让读者能够从文化层面上去发现和思考一些翻译中的具体问题。第五、第六章分别谈了翻译文学的性质与归属和翻译文学史与文学翻译史的关系与区分问题,是两个非常大的问题,里面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可以发展,对此我在第十章里有所说明。后三章也即第七至第九章展示了译介学研究的理论前景,我仅仅选取了解释学、解构主义和多元系统论三个当代西方文化理论,其实译介学的理论研究前景远不止这三个层面。但具体谈了这三个理论以后,读者就可以举一反三,自己去发掘新的理论研究层面了。
最后一章,也即第十章“无比广阔的研究前景——译介学研究举隅”是我专为《译介学导论》设计安排的。没有这一章,我觉得我这《译介学导论》仍然只是一本纯粹的研究专著,有了这一章后,《译介学导论》就比较明显地兼具了教材的特色。其实,这一章的设置也是受了绍望教授在本套系列丛书“出版总序”里所说的话的启发,他说:“这套教材的根本宗旨,应该在于使中国人明白到底什么是‘比较文学’,并且使对这一学科有兴趣的中国人懂得到底应该怎样做‘比较文学研究’。”我很赞成严老师的这一观点。迄今为止,国内比较文学“概论”、“通论”性质的教材或专著出版了不下十数种,但比较全面地对比较文学学科的各个研究层面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并且能“展现学科各个内在领域的内奥与各自的特征,并力图使读者在理解学科的总体学术框架的同时,在比较文学的众多研究层面中体验学术的实践要领”,让读者能得其门而入,这样的教材和著作却还不多。《译介学导论》第十章从曾经从我攻读译介学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的论文中挑选出五篇论文,以具体展示译介学研究的空间和前景。由于这些论文的作者本身都是青年学子,尽管其中有几位作者也已经是国内学界小有名气的青年学者了,与读者的距离相对比较接近,读者阅读他们的论文更易受到启发。
对创造性叛逆和文化意象的传递论述很好,特别是后面刘小刚为老师辩护的论文,有青出于蓝之感。然而本书的例子和概念阐释常常重复,谢天振对“诗学”的理解也让我困惑。
评分有些论述显得有些走火入魔了。凑字数的痕迹太明显了。须淡妆!
评分想着补充一点材料,但是材料也多重复,没什么意思。
评分口头报告作业读。非常不简洁明了,例子很丰富,但是废话太多,蘑菇重点
评分收益颇多,但最大的感受学术迷狂。
译介学导论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