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历史系副教授。198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近代史硕士学位,1993年赴美,入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历史系,师从黄宗智教授,研究近现代中国乡村社会,2000年获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ViIlage Governance in North China.1875-1936(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中文版《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中华书局,2008年和Village China under Socialismand Reform:A Micro—History.1948—2008(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本书获第三世界研究协会2009年度最佳图书奖及中国留美历史学会2009年度杰出学术贡献奖。目前正在从事两项课题的研究,一是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意识形态与历史叙事,初步成果发表于Modern China及History and Theory等英文学术期刊:另一项则为从全球史的角度对清代以来中国国家的现代改造和社会转型所作的比较研究。
发表于2025-01-22
重构近代中国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本书是我在万圣书店闲逛时,偶然发现的,因为近来阅读兴趣中的一个重点就是近代史,就顺手买了下来,今天终于读完了。看豆瓣上还没有书评,就写一篇,抛砖引玉吧 在一个历史爱好者的眼中,面目最不清晰的就是中国近代史了,难以想象在接受了从初中到大学的历史教育后,初读...
评分 评分一、作者其人与写作目的 作为跨专业学生进入历史系学习到现在,近代史的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意义至今还没有得到明确,可能因为距离当下的我们并没有过去多久,百年前种种思潮和事件的余波仍未散去,因而无法做到像对待古代史那样隔着历史的屏障克制、冷静地做出判断与评价。李怀...
评分汪荣祖:《现代中国——“重新发明”还是“重新发现”?》 引自http://jds.cass.cn/Item/24260.aspx 时间:2013年12月09日 原网页标明出处:东方早报 Reinventing Modern China: Imagination and Authenticity in Chinese Historical Writing Huaiyin Li著 University of Hawa...
评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历史学家重铸过去实际上是借以表达其对现实的政治的不同理解,或是阐明他们所表达的历史与所支持的政治方案之间的所谓因果关系。” 读完了《大辩论》之后读这本,一个是讲述英美政治中...
图书标签: 中国近代史 历史 海外中国研究 近代史 李怀印 历史书写 学术史 史学史
当我们津津乐道地谈论历史问题时,很少有人关注这些脍炙人口的历史进程是如何产生的?建构这些历史进程的史学家有着怎样的现实关注和心路历程?这些历史进程是否真实无误?所有答案似乎都可从《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中去寻找。
《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第一次系统地回顾了20世纪初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各个时期的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书写,包括1949年以前现代化史学与革命史学的平行发展和对抗、1950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科化以及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的“激进史学”、1980年代的新启蒙主义和现代化理论的引进、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史学主叙事危机和史学的“后现代转向”,并深入探讨了主叙事构建背后的复杂原因。由此得出结论:尽管史学家们努力如实还原历史,但最后总是不可避免地写出既符合现实议程,又为政冶合法性服务的历史。在解构过去一个世纪的历史叙事之后,《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提出了一个在时的、开放的历史观,以期有助于辨清现今的中国在通往最终目标的漫长道路上所处的位置,从存在诸多可能性的、杂乱无章的过去找出线索,以把握中国未来社会改造的轨迹。
一如笔下经历过近现代史而又书写近现代史的史学家有选择地使用史料、挑拣事件、营构叙事和靠拢目的论,经历80年代史学转向、亲炙一时红人再书写这段历史的李氏裁剪硬拗亦多。海登怀特不算时髦,援引西方理论奥援亦未深究自现代化比较史到全球机制史再到后殖民后结构新文化史之社科主骨转换,以此引领游览中国史学亦必多失落,如民国时期现代化与新时期现代化在经济体制、政体偏好、国族建构和全球竞争上理论背景明显不同,后现代+中层转向亦不止杨念群赵世瑜路数。选人确为一时俊杰,但多处失于大段引用(如戚本禹)加强行套用主题,文革激进化几乎全为理论叙述,代表作品缺缺,似未用好海外资源资助。罗荣渠一路现代化史叙事似被过分拔高,传统经学史料训练又似谈及太少。值得一读只有多名马克思主义作者在选萃经典论断上的差异和部分八卦争宠史。
评分关于三十年代的国家主义转向和激进时期的代际利益斗争的叙述尚有可取之处,除此以外就只是按部就班中规中矩的大陆近现代史学学术史而已。或许重要,但并不精彩。
评分关于史学书写的书写。作为非历史学爱好者,读导言那章就好了。也可以作为一本贵Party的史学书写的历史(又名“论如何发明历史”,或“如何像写小说一样写历史课本”),随时可以查看在寻求合法性的道路上,贵Party有多努力你知道么?
评分外转内销,政治意义大于学术意义。若荣渠师故去时问世可与《在中国发现历史》同台风光。似合外国人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亦能刺激经过历次论争的学人及脑子不安逸的中学历史教师。虽或有删节,且并无理论创新,但能在大陆出版,又看胡绳戚本禹冰点事件等诸多行文,已属难得。
评分嗯哼!那些筛选、融合各种材料的史学工作者永远成不了伟大的历史学家,但我们不可以因此而轻视他们,我们更不可以将他们与伟大历史学家相混淆,因为他们是一些必需的泥瓦匠和为师傅服务的学徒,就好像法国人过去常谈到“梯也尔先生的历史学家”那样。
重构近代中国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