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被《快公司》誉为“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曾是《华盛顿邮报》商务科学专栏作家,目前是《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2005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品《引爆点》、《异类》、《眨眼之间》均创造了书市神话。《纽约时报》更是把格拉德威尔对社会思潮的影响称为“格拉德威尔效应”(Gladwell Effect)。
发表于2025-04-09
异类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两年前的一天,美国国会就科技人才问题举行专场听证会。台上十几位众议员提问,台下只比尔-盖茨一人作答。我当时也跑去旁听,座位正对着盖茨的后背。望着他那普普通通的后脑勺,我一个劲琢磨:“凭什么这家伙这么富,我这么穷?” 比尔盖茨的成功奥秘 恐怕世界上每个人见到...
评分两年前的一天,美国国会就科技人才问题举行专场听证会。台上十几位众议员提问,台下只比尔-盖茨一人作答。我当时也跑去旁听,座位正对着盖茨的后背。望着他那普普通通的后脑勺,我一个劲琢磨:“凭什么这家伙这么富,我这么穷?” 比尔盖茨的成功奥秘 恐怕世界上每个人见到...
评分书评前先画圈圈圈恶毒诅咒AT&T的上网服务。激活一坨Dry-loop ADSL都要十多天,水平之低劣让人发中指。10多天上不了网,就靠一坨电话收收email,不容易呐。 如果哪位老大想从这本书里读到成功捷径,一举超越机场里西装革履白袜黑鞋扎堆儿聚精会神观看成功学录像的成功人士,可...
评分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万个小时」理论,这个理论依据来自英国神经学家 Daniel Levitin 的研究。 他认为人类需要1万小时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 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1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简单说就是「...
评分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借来一套语音版的 Outliers 听完了。这本书里有很多故事,可是希望借此找到成功的奥秘恐怕很难,作者做的是一描述而不是预见。听了半天,只听出了六个字: “天时地利人和”。 比如比尔·盖茨,他之所以打造出一个这么庞大的帝国来,一是...
图书标签: 社会学 心理学 思维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社会、心理 成长 异类 心理
《异类》带我们走进了成功人士的世界,意外揭开一连串令人惊异的统计结果:英超联赛大多数球员都在9月至11月出生;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都生于1955年;纽约很多著名律所的开创者竟都是犹太人后裔,并且其祖辈大多在纽约服装行业谋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英超球员的注册时间是每年9月,在同龄球员中,9月出生的人实际上比8月出生的人几乎大了一岁,一岁之差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影响巨大;1955年前后正是计算机革命时期,出生太早,无法拥有个人电脑,而出生太晚,计算机革命的时机又被别人占去……因此,那些奇才异类得感谢机遇的眷顾。另外,他们的成功还需要上辈人的文化熏陶,与文化传承息息相关:中国人的数学优势得益于中国人种植水稻的勤劳精神和汉字读音的简洁明了;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较高的飞机失事率,也是由韩国上下级之间过于严格的等级制度造成的。
怪才格拉德威尔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机遇和文化、环境因素,即便是智商超过爱因斯坦,也只能做一份平庸的工作。
《异类》带领我们找到了成功的根源,发现了更深刻的成功契机,也为社会变革带来新的启示。
打翻了心灵鸡汤,让我们这种2B青年还如何活下去==
评分作者用一本书论证了三个字:都是命????
评分中上水平智商+10000小时刻意练习+良好成长环境+机遇=成功 生活在荒芜信息爆炸的信息化时代,多动脑子,主动思考,批判性思考才是生存之道。旧秩序已经不再适用。依靠自己才是最终的出路。
评分打翻了心灵鸡汤,让我们这种2B青年还如何活下去==
评分这么好的一本书差得错过!出生年月,一万小时,协同培养,荣誉文化,权利距离指数,语言发音效率。。。这么多干货,有些人竟然说只是一个「有关机遇的简单的道理」,如果这么说,所有的书都不用看了,因为早有人总结成一句话了,这句话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异类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