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奇,男,1965年10月生,江苏东海人。1982-1995年间就读于武汉大学,1995年获博士学位;1989-2007年间在武汉大学工作,2001年任教授。现为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历史地理研究。出版《区域历史地理: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人群•聚落•地域社会:中古南方史地初探》、《中国古代买地券研究》等专著6种,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1项。入选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专家。
发表于2025-02-02
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此书给人感觉有点杂乱,全书并不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而更像是一堆论文的集合,拼凑的感觉很强烈。 比如第一卷讲中国历史的五条区域性发展道路,第二卷讲中国历史各朝代的的核心区,而这里面又莫名其妙扯起了白莲教的事情;第三卷却又跳到了城市与村庄的问题
评分如果说时间是历史学考察世界的独特视角的话,空间就是地理学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显然,因为世界的所有表象乃至其本体都处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之下,所以,历史与地理就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核心,时间与空间的观察视角与分析方法也就是认知世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对于个人来说,...
评分如果说时间是历史学考察世界的独特视角的话,空间就是地理学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显然,因为世界的所有表象乃至其本体都处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之下,所以,历史与地理就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核心,时间与空间的观察视角与分析方法也就是认知世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对于个人来说,...
评分这两年来同类题材著作中少有能与之比拟的。内容主要是作者几年来关于空间与历史关系这一主题的思考的论文,其中 “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这一篇写得尤其的好。 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鲁西奇。
评分此书给人感觉有点杂乱,全书并不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而更像是一堆论文的集合,拼凑的感觉很强烈。 比如第一卷讲中国历史的五条区域性发展道路,第二卷讲中国历史各朝代的的核心区,而这里面又莫名其妙扯起了白莲教的事情;第三卷却又跳到了城市与村庄的问题
图书标签: 历史地理 历史 魯西奇 鲁西奇 中国史 历史地理学 中国古代史 社会学
运用“空间”的观念与方法,思考“空间”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分析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空间结构,可称为“空间维度下的历史分析”。全书分为“区域多样性”、“核心与边缘”、“城市与村庄”三大部分,分别讨论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区域多样性”、“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经济地带及其变动”、“王朝的‘核心区’及其变动”、“内地的边缘”、“‘边缘’的‘核心’”、“权力与城市空间”、“乡村聚落形态的演变及其区域差异”等主题,多角度、多层次回答“统一、多元中的中华帝国是如何可能的”这一宏大命题,得出了一些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认识。
空间是历史的舞台。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思考“空间”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分析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空间结构。
题目很好,论述稍嫌空疏……
评分创见不多,有印象的是内地边缘的跳跃式发展(实际上帮助印证了他想反驳的经济区理论)、北方散村向集村发展的循环。还有就是对政治权力的强调。作梳理性的文字观
评分也是会吹
评分这本书是鲁老师这些年思考之大成,尤其是中国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从空间的角度、村落与民众的视角)和对内地边疆概念的阐释。
评分其作用约等于提供一些研究索引。
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