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於北京。1963年考入北京八中,1968年7月離校赴北大荒。在校時曾任班長,此乃一生中的最高職務,以後近40年中始終是標準“布衣”,未擔任過任何一級正式與非正式的官職。在北大荒務農、造磚、伐木、采石、教書,逾八年。1978年考入北京師範學院讀書。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1982年獲哲學碩士。1985-86年在美國丹福大學社會學係讀書,獲社會學碩士。因不滿時下學術空氣,不斷跳槽,先後在北京社科院、中國社科院、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供職,唯社會學專業至今不綴。曾任中央電視颱“東方之子”主持人,“實話實說”總策劃,不堪各級“婆婆”的審查管束,終於金盆洗手。曾作自我素描:懶散,不整衣冠,精神上卻有潔癖,若遊戲規則不公正寜可不參加。青年時代思想步入異端,再難返迴正統。微染自虐癥,少時習中長跑,年近五十患鼕泳癥。以爭辯為快事,雖對事不對人,卻也常常得理不讓人。
(文化評論傢)硃正琳:這是一部思想清晰度很高的學術著作。我在這裏說起“清晰度”,是因為我想起瞭【如今的城市中已變得很差的空氣能見度。偶爾能看見遠處的山,便會心生喜悅,讀此書時我就有這樣的感覺。 】
.
(上海大學曆史係教授)硃學勤:【建議閱讀這本書的讀者反過來從最後一章“殺熟”開 始 。衡量一種理論的穿透力就看它能否照亮我們所熟悉的生活的底部。 】
.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學教授)丁學良:《信任論》的齣版,會為國人在思考這個問題上,提供有益的啓發。
.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東平:積三年之努力所著《信任論》是國內對這一領域原創性和開拓性的社會學研究。正如識者所言,該書固然“學院氣”甚農,卻【不擋其清晰的思想對現實的穿透力。 】
.
(《文匯報》書評撰稿人)周毅:這本書雖說是學術著作,卻與生活細節、情感、經濟方式密切相關。其手起刀落的文筆帶給人一種知性的緊張和清晰。稱得上是本土學術研究對當代生活的一個貢獻。
.
(北師大經濟學教授)賀力平:《信任論》旁徵博引,融古貫今,揭示瞭信任與我們日常生活中許多司空見慣現象之間的聯係。
.
賣書商人羅振宇:傳統社會的基本特徵是確信,而近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徵是懷疑精神。【在飛速變動的時代,父輩的教條指導不瞭我們今天的生活】,而恰恰是社會學敏銳地捕捉和認識這種變化,穿透和照亮我們所熟悉的生活。鄭也夫先生給瞭我們另一個看待世界的方式。
發表於2025-02-07
信任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唯有鄭也夫其人能成就信任論,故此信任理論方麵多年再無著述;這本信任論是經濟、生物、法律、宗教多方麵的大綜閤,可謂奇書。從實用性考慮,互聯網賴以成長的基礎口碑(信任)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搜索這種類似集權製的互聯網生産機製下,中間組織對信任的産生和消亡起到關鍵...
評分之所以藉這本書,一半是因為鄭也夫的名號,另一半是看到目錄裏的“人的本性”,“理性與習俗”,這些都是我感興趣的話題。事實證明,這本書的確很精彩。學者寫的著作最讓人舒服的一點就是邏輯嚴明,推理謹慎,從來不會像電視上某些評論者一樣拿著自己的價值觀想當然的評...
評分人性是自利的,那麼人際間的"信任危機"怎麼解決? 由於地理環境和曆史機緣的不同, 中國人選擇“進入你的傢庭”--血緣契約! 西方人選擇“寫入你的閤同”--法律契約! 這就造成瞭今日中西方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人老愛窩裏鬥? 正是因...
評分最後一章”走嚮殺熟之路“看完,想著近些日捲土重來,甚囂塵上的”黨性與人性“的爭論,有的隻是深深的悲涼之感。 ”在思想改造運動中,當黨性自覺不自覺地誘導大範圍的“殺熟”時,社會賴以存在的最基礎的信任結構開始瓦解。“ ”單位“在社會基層組織中慢慢地造就著不...
評分P57第2行說:經濟學諾貝爾奬獲得者熊彼特 這個短語錯瞭。 ①“經濟學諾貝爾奬”這種說法是錯的,正確地應該是“諾貝爾經濟學奬”。 ②諾貝爾經濟學奬是1968年設立的,1969年第一次頒奬。而熊彼特於1950年去世。直到去世時,諾貝爾經濟學奬都還沒設立。 美籍奧地利人,移居美國...
圖書標籤: 社會學 鄭也夫 信任 人類學 社會科學 文化 羅輯思維 社會
前一半很精彩,後一半感覺一般,看完對社會生物學生發相當的興趣。
評分也夫先生是從社會學延伸到生物學,而趙鼎新教授則是從生物學跳槽到社會學
評分juicy
評分人之信,社會之幸;社會之信,人之幸。
評分真棒!
信任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