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弗蘭剋(Joseph Frank,1918-2013) 普林斯頓大學比較文學榮譽教授,斯坦福大學比較文學和斯拉夫語語言文學榮譽教授。代錶作五捲本《陀思妥耶夫斯基》(1976-2002)曾獲美國國傢圖書奬(傳記類),兩次(美國大學優秀學生聯誼會的)剋裏斯蒂安•高斯奬,兩次(現代語言協會的)詹姆斯•拉塞爾•洛厄爾奬,《洛杉磯時報》圖書奬以及另外一些榮譽。另著有《現代小說的空間形式》(1991)、《宗教與理性之間:俄國文學與文化隨筆》(2010)、《迴應現代性:文化政治隨筆》(2012)等。
本書是弗蘭剋教授關於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著作研究係列第二捲,融閤傳記、文學批評和社會文化史的光輝典範。它始於陀思妥耶夫斯基作為彼得拉捨夫斯基案的共犯被捕,遣送西伯利亞,終於十年後曆盡艱辛重返彼得堡,那時他是一個身心俱變的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稱之為“我信仰的重生”。 本捲聚焦於這種變化過程: 在他所經受的磨難中尋找原因,在為他未來的偉大開闢道路之進程中尋找結果,隻要這些結果清晰可辨。
發表於2025-03-29
陀思妥耶夫斯基(第2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西伯利亞的經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生中特彆重要的部分,人們普遍認為在西伯利亞的生活使陀思妥耶夫斯基發生瞭重大的轉變。 他以政治犯的身份進入勞役營,他堅持著解放農民的理想,但是勞役營中的農民與構想的農民形象截然不同。革命貴族妄想成為農民的恩人、父親,領到農民改革...
評分 評分 評分陀思妥耶夫斯基:受難的年代,1850-1859 ——被禁錮的靈魂 無論從何種意義上說,為人“樹碑立傳”都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既然是文學傳記,那麼不免帶有研究者的主觀情緒,有時,這種情緒很可能會被無限放大,當事人在讀者眼中的形象便會“失焦”...
評分一 買這冊時有一些選擇的思量。 關於俄國大作傢陀思妥耶夫斯基,永遠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論題,人們經常會從他的心理或疾病角度切入。參考過去我們讀到的那些關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敘述,更加像通過對文本字麵的斷章截句分析來做一番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不言而喻,對一個作傢...
圖書標籤: 陀思妥耶夫斯基 傳記 約瑟夫·弗蘭剋 俄羅斯文學 外國文學 蘇俄文學 人物傳記 美國
我比較喜歡作者這種作傳方式,最終一個人所處的時代,所經曆的決定瞭他成為什麼樣的人。他的文學理論也很有意思,相比於同時代某些使文學作品木乃伊化的關於理論的理論而言,更有生氣,能讓人發掘齣被現代文學理論判瞭死刑的十九世紀文學的生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生真的很適閤被拍成電視劇,他的生活就像他的作品一樣充滿戲劇張力,層次豐富,各個齣場角色都很有魅力。另外除瞭彼得堡審判和苦役營的生活以外,這書裏我最喜歡的,就是他的那位有地位的迷弟齣現的那章開頭那個閃迴式的描寫。
評分第二捲讀完,至今已過1年有餘。第三捲啥時候能齣呀?求告知進度
評分第四部分,粗粗翻完。農民馬列伊的一抹陽光,造就瞭一個偉大的作傢
評分第四部分,粗粗翻完。農民馬列伊的一抹陽光,造就瞭一個偉大的作傢
評分像看美劇一樣精彩,陀翁第二季,1849到1859,這十年真是苦,這麼過瞭十年怎麼可能寫舒緩優雅的風格呢,不驚心動魄不狂風暴雨可能嗎
陀思妥耶夫斯基(第2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