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江,1963年生于河北沧县农村,五谷能分,四体不勤。手无缚鸡之力,少年常为生存担忧。幸好遇到大学重开,得以跻身78级之列。此后38年,辗转五所大学,五次变换身份,十年前落户香港中文大学,兼职华政、南开与浙大。专著半本,论文十数篇;译文三百万字,“三分尘土,七分流水”。近几年受虚荣心驱使,偶尔侈谈治学,奉行启功先生的良心话哲学,不弄玄虚,知有不言,言必有据。
做学问、搞研究离不开发表。但如何发表?有没有标准、有没有方法呢?著名学者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针对年轻学子在学术发表、学术研究与学者生涯等方面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析。全书分为六讲,分别从学术期刊的审稿标准、选题、原创、表达、投稿、学者生涯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有术、有道,术道结合。对于年轻学者以及即将走上学术道路的青年学子助益良多,尤其在当下学术体制考核的大背景下,本书的出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到底什么样的课题重要,归根到底就是两个标准,第一,他的现实意义是不是重要,这主要靠潜在的顾客,也就是政府,政治家来评价,第二,他的学术意义是不是重要,这主要靠同行,审稿人来评价。”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在发表环节,常常忽视的就是一篇文章的...
评分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到底什么样的课题重要,归根到底就是两个标准,第一,他的现实意义是不是重要,这主要靠潜在的顾客,也就是政府,政治家来评价,第二,他的学术意义是不是重要,这主要靠同行,审稿人来评价。”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在发表环节,常常忽视的就是一篇文章的...
评分感谢李连江老师金针度人,在这本书里传授学术研究、发表的经验!如今中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相应的对老师、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将来要想在世界一流的中国大学任教,就需要世界一流的研究和发表。中国大学的学生也需要了解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成果。 下面整理列出李老...
评分(部分摘录,借以鞭策。) 无论学生、学者,写篇论文都很困难,已经写到八九成的文章,再多加把劲,可能只需要三个月、六个月,就可以在非常好的刊物上发表了。 遵守一个原则,绝不浪费写的东西。 审稿标准 选题重要、研究原创、写作清晰。 判断一个题目对某个期刊是否重要,最...
评分“不发表,就出局。”“出局”就是退出学术江湖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本书是写给在学术圈子谋生存的学者们读的,确切地说,是给学术江湖的新兵,以及在学术圈打拼多年却仍旧不得要领的老兵们的一本《求生指南》。 《不发表,就出局》是我目前在中文社科出版物中仅见的一...
2.15读完 名字颇具误导性,其内容增进了我对学术界和学术研究的认识,技术性的东西反而不多。
评分学术界的武功秘籍,欲练神功,必先用功
评分讲了很多大实话,不过有一些确实不接你国地气
评分非常真诚的一本书,好多问题我自己也曾考虑过,但是没有像他这样用心。选题的意义真是需要虔诚地去考虑的,过去曾有老师对我说,只管写下去,不要考虑意义,这真是天大的错误。在这本书里,看到作者提到自己的导师一篇论文改了102遍,就知道自己的功夫真是下的不够。写论文是门技术,需要认真磨练,述而不作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评分讲的尤为坦诚。虽然是讲稿,但是文字也修润过,颇为用心。看到政治学学者写文章,讲如何写文章,有的地方比中文系的还讲究,真是无地自容。里面提到汉语的一些性质,比如逻辑往往不在关联词,而在句与句之间;汉语的重点往往在问句,八股文是汉语里面逻辑性最强的文体,都很敏锐。还意外地看到了“换字法”,从日常语汇到隐喻到概念的转换真是一大关键所在。很多东西或许之前读也未必会有什么切身体会,只有在今年这种真感到头悬利剑、无所遁逃的时候,读了以后才会明白作者的用意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