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奧地利精神病學傢。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弗洛伊德的學生之一,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係的心理學傢。
阿德勒有《神經病的形成》、《自卑感》等作,他將精神分析由生物學定嚮的本我轉嚮社會文化定嚮的自我心理學,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由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理解人性/精神分 析經典譯叢》旨在使普通大眾瞭解個體心理學的基本 原理,與此同時,也對這些原理在日常關係處理過程 中的實際應用進行瞭闡述。這裏所說的日常關係不僅 包括人與世界的關係、人與同伴的關係,還包括人的生活模式。作者認為生活模式上的錯誤往往會危及生活本身。本書希望幫助人們透徹地理解人性,指導 個體如何融入社會生活。
發表於2025-04-24
理解人性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聽書聽完的,摘抄有用的解讀詞如下:“人的行為模式應該盡量符閤社會規則,一旦違背社會規則,就會陷入不幸之中。 工作錶麵上是為瞭買房、買車、齣去旅遊,是為瞭讓自己過得更舒服一點,但是在這樣行為的背後,我們是為瞭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幸福感,也是為瞭獲得超越彆人、比彆人...
評分所有的對錯,都是相對的。。 人性的優劣隻在特定的環境中錶現齣來。。這個環境中是優等或許在另外的環境中式劣勢。。 所以,想到一點: 如果你所接受的道德觀念讓你所在的環境中覺得是劣勢,不如拋棄他。。。 接受在你所在環境中占優勢的觀念
評分人生有3件大事:工作、社交、婚戀。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兩件事,社會感和優越性。 自卑與超越:將執念變成職業 目的論:人的行為可以由他的生活目標來解釋。 心理活動的模式固定,其他都是達成目的的手段 整體論:先通盤把握整體,纔能解釋局部。 精分的童年決定論:個體的生活方...
評分以下為個人在讀本書前半部分《人的行為》的過程中對阿德勒理論的體係所進行的總結。同時也是班裏的課程要各小組自行備課時我講解的部分。 基本基於本書中所提及的東西,為完善和補充邏輯,加入瞭一些個人的想法。 雖因個人水平有限,肯定有許多自以為是的...
評分阿德勒在書中首先提齣瞭人的行為依據,然後分析總結瞭童年經曆對世界觀和性格的影響。阿德勒認為,人在童年時期應對睏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將會決定他成年後的行為模式。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記憶、夢境和幻覺來分析齣他的內在訴求,從而解釋他的行為模式背後的動機。人的行為...
圖書標籤: 心理學 人性 阿德勒 心理學與心智 心理 閱讀 臨床心理學 @譯本
保持瞭同《超越自卑》一貫的水準
評分終於讀完瞭
評分終於讀完瞭
評分保持瞭同《超越自卑》一貫的水準
評分終於讀完瞭
理解人性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