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本名埃里克·布莱尔,出生于英属印度殖民地“上层中产阶级偏下阶层”家庭,早年入读伊顿公学,十九岁进入印度皇家警察驻缅甸部队服役,五年后辞去公职返英。一九三三年,他以“乔治•奥威 尔”为笔名发表处女作《巴黎伦敦落魄记》,随后陆续完成小说《缅甸岁月》(1934)、《牧师的女儿》(1935)和《让叶兰继续飞扬》(1936)。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威尔在英国广播公司和左翼报纸工作,成为多产的新闻记者和文艺评论家,反乌托邦小说《动物农场》(1945)和《一九八四》(1949)的成功奠定了他在战后欧洲的文坛地位。
发表于2024-12-22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奥威尔的《通往威冈码头之路》(1937)可以说是他的第一本畅销书,作为“左派读书会”的推荐书,共销售了4万多册,主要是会员购买。但因为受读者群及题材所限,实际上这本书当时在整个读书界的影响并不大,作者也并未凭借这本畅销书成为衣食无忧的成功作家,他还要等上近十年,...
评分 评分奥威尔探访贫民窟后写成了这本书,应该算是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don的姊妹篇吧。总的来说不推荐,除非是对英国当时的底层社会有兴趣。比起奥威尔的其他作品,这本无论在思想深度还是在描写层面都只能说很一般。但依然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 在书的上半部分,奥威尔感...
评分作者=伽禾(人民文学版《通往威根码头之路》译者) 一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是奥威尔在英国出版的第五本书。 一九三四年十月,奥威尔来到伦敦,在汉普斯特德(Hampstead)的爱书角书店做兼职店员。之前的十个月,因肺炎,他一直在索斯沃尔德(Southwold)的...
图书标签: 乔治·奥威尔 英国 非虚构 随笔 纪实 社会纪实 卫报非虚构100 社会
《通往威根 码头之路》是乔治·奥威尔于一九三六年初前往英格兰北部调查产业工人生存状况后写成的一部非虚构著作。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其时英国兰开夏郡、约克郡煤矿工人工作、生活状况的调查体验记录,第二部分则引出社会主义理念及其运动,阐述社会主义在改善工人阶级生存状况方面的可能作用,并检讨其时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成败得失。奥威尔在书中忆及自己的童年生活及在缅甸殖民地的工作经历,坦陈自己由统治阶层一员转变为坚定的社会主义者的心路历程,呼吁英国各阶层搁置成见,团结一致,以改善底层人民生活,对抗其时声势日盛的法西斯主义。
写作本书期间,奥威尔的走访调查活动及左翼倾向引起当局警惕,英国情报部门为此对他进行了长达十二年(1936-1948)的监视。《通往威根码头之路》写成于一九三六年,其时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交稿后即奔赴前线,协助左翼政府军抵抗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势力,直到因左翼阵营分裂被迫逃回英国。本书遂成为他社会主义信仰巅峰时期的一份见证。
Emmm..最近一段时间不想读奥威尔了
评分奥威尔与矿工失业者流浪者等社会底层人民一起生活的记录,甚至自己也下矿井,切身体会与知识分子的良心促使他写下如何解决贫困矛盾不公等社会问题的种种思考;毛姆《在中国屏风上》提到的与苦力融洽交流的中国官员的章节本书竟也特意提及;是啊西装最后一颗纽扣扣不扣、喝汤出不出声到底有什么关系
评分书中很让人警醒的观点是口号和宣言的虚伪性,那些疾呼要消灭阶级差异的中产们是否真的知道阶级差异意味着什么,是否真的愿意为此做出改变。那我们呢?在呼吁关注底层,为苦难发声的时候,我们是被正确的“主义”裹挟,被自己莫须有的道德标准要求,还是真的感受到悲剧的重量和痛苦。不下沉到你想要抵达的对象,只用精英的智识和宣言来共情和呼喊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效的,只能满足你表达自己的需求,还会让人觉得虚伪。
评分前半部分“非虚构写作”后半部分个人政论,作为站在历史这一头的我们来看当年的观点虽然朴素,但依旧充满洞察力,此后,《动物农庄》《1984》两部经典即将诞生。
评分前半部分讲矿工比后半部分论述共产主义要精彩,非常出色的社会报告。当然在后面也知道奥威尔写1984和动物农场也是彻底的背弃了共产主义,认为是个骗局。其实不论任何主义,我相信奥威尔是反对的极权和不公。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