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行(1909—2006):散文傢。主要從事語文、古典文學及思想史的研究。“燕園三老”之一。季羨林先生稱贊他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編輯推薦
張先生的高明之處,是能把這些原本比較艱深的知識,用舉重若輕、深入淺齣的文筆,娓娓道來,使讀者仿佛在文言世界中漫遊,於不經意中獲得豐富的知識,無怪乎呂叔湘先生當初要給這書起名《文言世界漫遊記》瞭。——陳曦鍾
內容簡介
張中行先生多年來一直從事文言文的選注工作,並在這一方麵取得瞭相當大的成就。這本書中,作者以過來人的資格,把學習文言所可能遇到的睏難,給讀者一一指明,並且告訴他們怎樣去剋服,它將把讀者引進美妙的文言世界。
張中行先生的高明之處,是能把這些原本比較艱深的知識,用舉重若輕、深入淺齣的文筆,娓娓道來,使讀者仿佛在文言世界中漫遊,於不經意中獲得豐富的知識,無怪乎呂叔湘先生當初要給這書起名《文言世界漫遊記》瞭。
發表於2025-02-25
文言津逮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從一開始學習文言文的時候,就聽到一種說法,說是文言文特彆難學,難點就在於,又是音形義的復雜變化,又是名詞動用等詞性活用,又是典故的“輾轉反側”……但是,文言文真的就那麼難學嗎?清人彭端淑在《為學一首示子侄》開篇時就認為,“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評分對我影響最大的兩位作傢,其中一位是梁實鞦。 小學五六年級,傢裏不知怎地多瞭一本梁老的書,我常常捧著這本散文集《雅捨菁華》讀得津津有味,其實不會深入欣賞,隻覺得梁先生非常幽默,又覺文字略為古奧的同時竟也質樸自然,連小朋友都能看明白個七八成。 那時候我背誦文言文...
評分關於張中行先生,我對他最初的印象,就是他和楊沫的一段八卦。 我高中時看《青春之歌》,已經能傲慢地說一聲“這麼差”。 人們對纔女的定義,相差也太多瞭吧。 看完這本書,我服膺,這樣的老先生,確實稱得上大傢。 很多地方看不懂,隻能憑空想象一番。 比如漢字的音韻之美,...
評分張中行是大師,語言簡練,是純正的“漢語”,而不是現在歐風美語夾雜的語言,讀起來順口輕鬆。薄薄一本小冊子,可以一口氣讀完,也可以閑時拿起看看,總之極易消化。書中的文言例子分門彆類,切中要害,正便於理解記憶。當然,此書隻是學習文言的前奏,不過卻是極佳的“指導性...
評分從整體上來講文言文,給人一個概貌式的觀感。必俺的中學語文老師強不少,雖然自從那以後俺再沒專門學過文言文,都是參照注釋瞎讀。
圖書標籤: 文言文 張中行 大傢小書 方法論 學習方法 古漢語 古代 古代漢語
內容本身不錯,但是這本版本錯彆字太多,編輯太糟糕瞭
評分大傢小書這一係列,作者確實個個大傢,即使不需要學習文言,看張先生娓娓道來,也是一種享受,書末的參考工具書係列,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評分內容本身不錯,但是這本版本錯彆字太多,編輯太糟糕瞭
評分內容上,充滿濃厚的階級觀和封建糟粕論;形式上,編輯校勘太不認真,錯彆字不少。但瑕不掩瑜,值得一讀。按張先生之看法,文言學習無他,唯多讀多看耳。
評分●不知大傢有沒有這樣的感受,閱讀文言時,如果一上手就是《尚書》《詩經》,往往容易令人失去興趣,畢竟我們自中學開始接觸文言文,隔閡太深,根基需要慢慢補上。自學文言可以從明清及近代入手,繼而唐宋,繼而魏晉六朝,時代略近,對背景知識也容易理解。相較於繁難的《漢書》,如果讀《清史稿》,想必要容易很多,要是能讀懂唐宋時的文言文,再去上溯前代,就輕鬆很多瞭。●張中行先生此書是難得的,講述文言學習的一些方法,文字清簡,娓娓道來,很見老一輩學人的風範。不同於市麵上繁雜的文言教程,此書從切身體會中精心擷取若乾“從古今文字的異形、異義、異用,講到反映在文字上的古今風俗習慣的差彆,又講到由於傳鈔、版刻的不同而産生的疑難。滿紙平常語,一點一滴都是經驗之談。正如一個有經驗的障礙賽跑運動員指點後來者,教他怎......
文言津逮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