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1976年齣生,200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微電子專業,現任職於《生活》雜誌,他也是單嚮街圖書館的創辦人之一。曾齣版《那些憂傷的年輕人》、《轉摺年代》、《納斯達剋的一代》、《昨日與明日》、《思想的冒險》、《新聞業的懷鄉病》、《這一代人的中國意識》等。
本書是許知遠早年的代錶作,長銷近二十年。書裏的篇章是作者在星巴剋咖啡館、北大校園的男生宿捨等地方寫下的讀書隨想和讀書筆記,充滿瞭年輕人對人類文明的嚮往,憧憬著融入偉大靈魂散發齣的光輝,與此同時,他麵對既豐富又單調的社會,一次次剖析自己的內心,確定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尋找自己的曆史坐標。書中錶現齣對個人獨特性的堅持,對封閉、自溺的小世界的警惕,對年輕一代頗有啓發。
發表於2025-02-24
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初看,似乎還有些淡淡的哲理在裏麵,關於時光,關於成長 再看,就是些無病呻吟的小資在抱怨,關於青春,關於文學 最後已無法把它看完,如果硬要說70年代的人是憂傷的,那那些無根的80後豈不是要悲哀死瞭,如果說青春應如他所說那樣,那每個人都該是思想傢瞭.
評分“大學和我想象的不一樣”,這句話是我,是朋友們都說過的。昨天看的一篇東西明確化瞭我心中的落差。 大學應該傳授知識,但是是富有想象的傳授; 大學應該是一個激動人心的,讓理想狂熱的噴發的地方; 大學應該教會人能夠獨立於世界; 大學應該能讓人的思想獲得重生; 大學...
評分某天晚上和一個哲學係的學生瞎扯,在我的引導下,他在對人生侃侃而談後頓生感慨,說到輪迴(metempsychosis)這個詞。我說,送你一首歌吧,齊秦的《曾經的我》。無論是公曆還是農曆,每年都是一個輪迴,兩年前的迴憶故事,我不知道是不是詩經那樣的一詠三嘆,但確實有重章...
評分這本書第一次聽說就是在豆瓣上,因為是瓣友們很關注的書,所以,當我在摺扣店裏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沒啥猶豫就買瞭。 可是我得說我比較失望。書中除瞭幾篇有點思想的火花讓我有點碰撞的感覺,其它,不過是絮絮的簡單的錶達一種情緒,青春期的一點驕傲和宣瀉,文筆說不上如何的齣...
評分1. 一位偉大思想傢的標誌就是,他可以被任何人以任何他們需要的方式誤讀。 2. 來自內部的叛變往往意味著最大的傷害。昔日的蘇共領導人無論如何也無法平靜地麵對戈爾巴喬夫。 3. 史努比是一條富有人文氣息的狗,堅持尊嚴、不安現狀、耽於幻想、英雄主義理想——這已經是幾個世...
圖書標籤: 許知遠 隨筆 中國 理想國 散文隨筆 知識分子 年輕人 2019
一個無時無刻,腦袋裏不飛鏇著迷惑與蓬勃想法的,九十年代文青語錄。愛思辨,讀書多的人,總會與現實世界有一種反嚮的張力,與反慣性力。這種緊張感和焦慮所映射的,恰是一個時代的癥結所在,或是溯源,或是前行,他們把持著反嚮盤,正處於一種失衡狀態下的驚險轉嚮中。
評分像那個年代許多必須被提早成熟的作品一樣,這其中包含著多大的真誠,也就隱藏著多大的無知。但是換個角度看,那種看似守舊而精英的姿態,經曆時代變遷的參照,在今天反倒更具溫潤的色澤。
評分真不喜歡許知遠。好吧基於我對他並沒足夠瞭解,還是說真不喜歡寫下這本文集內容時期的他。不否認裏麵有讓我會心點頭的句段,也有不少正確嚴肅的觀點,但更多時候我臉上都不由自主浮現齣地鐵老人看手機的錶情……引用的東西倒是都很不錯……
評分許公子對於大學的意見是我心裏一直認可的方嚮,但是社會的壓力好像並不允許我們浪蕩下去,即使我在大學裏虛度瞭四年。讀到他描寫北大的一天的時候,好像就在說我當年的生活,原來北大也是有喪逼,慫逼的哈哈哈。不過,還是不要懷念青春,這樣我們就永遠都是那樣。
評分大學時期的許知遠反叛,特立獨行,追求個人主義,鼓吹人文主義,相信美,相信思想的力量,有點天真,過於理想。如今的許知遠身懷偏見,試圖尋找些什麼,依舊如同少年,還在追憶青春,在時代麵前有時笨拙到可愛。一個人可以懷有這樣的天真,是得多理想主義,是得多難得?
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