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程韡,1982年生,吉林省公主嶺人。清華大學科學史係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協-清華大學科技傳播與普及研究中心副主任,美食愛好者。2016年自哈佛大學文理學院訪問歸國後,在清華大學開設“舌尖上的社會學”課程。該課程曾入選“學在清華本科教育主題展”,獲清華大學年度教學優秀奬,並獲得清華大學精品課榮譽稱號。
在這個地球被稱為“村”的時代,我們當然可以有多重方式瞭解世界。打開電視、瀏覽網頁,甚至翻看書籍聽起來都是不錯的選擇。但無論是哪一種載體,總會不免有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專業術語來闆著臉嚇唬人:什麼心靈和自我、文化秩序、世界體係、資本邏輯、民族國傢、(逆)全球化、健康主義、風險社會、記憶/想象、社會獨存……為瞭搞清楚這些,我們甚至還不得不深入術語背後的“概念之網”來探個究竟,想想就頭大,是不是?那來一場冒險怎麼樣?比方說,把這些復雜的東西都揉進吃吃喝喝的故事裏。那麼,我們看到的世界——或者用中國人更熟悉的錶述“天下”,將會是怎樣的?《正是河豚欲上時:一場飲食社會學的冒險》就旨在進行這樣的探索。希望在這個依然崇尚理性的時代,我們可以放肆地卸下包袱,轉而以個體為中心,讓味覺來引導自己邊“嘗”邊“看”——這正是法國哲學傢、人類學傢拉圖爾(Bruno Latour)所強調的聯結社會學的精髓所在。隻不過他拗口的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ANT)以小螞蟻(ant)做隱喻,中國讀者總是會看得雲裏霧裏。我們在這裏纔不說螞蟻,偏要說河豚。一來河豚的確是通過洄遊的方式認知整個世界的,在這一點上和行動者網絡理論有著異麯同工之妙;二來河豚作為一種美味食材,得到瞭文人騷客的青睞,就連“吃貨”東坡先生都留下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樣的佳句。盡管被稱作“冒險”,這本小書並未試圖一開始就錨定或是排除有社會學、人類學基礎的專業讀者。正文的部分有故事,每一個小故事也都不長;希望的就是您能夠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一窺究竟,再慢慢思考。故事以外,豐富的注釋也為您開展進一步研究提供瞭充分的文獻綫索;雖不能大快朵頤,卻可以唇齒留香。因此讀這本書,根本不需要您拿齣“捨命吃河豚”的勇氣,不過還請您細嚼慢咽、耐心品嘗。無論如何與我而言,這都是一次寫作的“冒險”。但隻有“冒險”,纔能幫助我們開啓人生更多的可能。不是嗎?
發表於2024-11-26
正是河豚欲上時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STS最有趣的地方大概是將這種方法應用到本土的案例當中吧,而作者又在眾多話題當中選擇瞭吃瓜群眾最喜聞樂見的食物,所以就選題而言,這本書已經成功瞭90%。對於內容,隻要言之有物,基本上還是可以耐心一口氣讀完的。我是從作者公眾號中知道這本書的,而看完這本書的第一個想...
評分STS最有趣的地方大概是將這種方法應用到本土的案例當中吧,而作者又在眾多話題當中選擇瞭吃瓜群眾最喜聞樂見的食物,所以就選題而言,這本書已經成功瞭90%。對於內容,隻要言之有物,基本上還是可以耐心一口氣讀完的。我是從作者公眾號中知道這本書的,而看完這本書的第一個想...
評分春節期間讀完《正是河豚欲上時》。一個人類學學者關於日常吃喝的思考,反正挺對我的胃口。首先是接地氣,不少場景是作者的親身經曆,也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日三餐。因為熟悉,所以讀起來也親切。魚皮花生,無花果,也是我們童年放學後的享受。那些沒見光的食物——魚子,蛋碴...
評分春節期間讀完《正是河豚欲上時》。一個人類學學者關於日常吃喝的思考,反正挺對我的胃口。首先是接地氣,不少場景是作者的親身經曆,也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日三餐。因為熟悉,所以讀起來也親切。魚皮花生,無花果,也是我們童年放學後的享受。那些沒見光的食物——魚子,蛋碴...
評分圖書標籤:
基本事實都搞錯,沒去的田野不要瞎逼逼啊
評分白瞎瞭一個好書名,飲食社會學不是這種吃相。
評分平日裏讀多瞭仿佛機器閤成或者滿是“隱微寫作”的文章,對學術已經有點厭惡瞭,讀到這樣的書纔有種“解除學術寫作的封印,跳齣個鮮活的靈魂”的感覺。雖然由於地域差異很多記憶中的美食略有區彆,但是,一邊跟著作者的迴憶和“冒險”,一邊也想起自己本科時候的“蘇皖邊境油燜茄子考察團”“扶牆進扶牆齣”的烤肉自助比賽,想起研究生時候的“追尋螺螄粉之旅”,以及“為瞭一杯幽蘭拿鐵留在長沙”的人生曆程。
評分我看得尷尬癥都犯瞭,看東北人寫美食,動不動一言以蔽之。真的無言。
評分挺可愛的。要是對食物的描繪和介紹更活色生香就棒瞭
正是河豚欲上時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