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东尼·加卢佐(Anthony Galluzzo)著
法国让·莫奈大学讲师,在Coactis实验室主持“消费文化和市场新策略”项目的研究。
马雅 译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曾为中国网新闻中心国际组撰稿,以及外派阿尔及利亚任职翻译,现为自由译者。
发表于2024-11-07
制造消费者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37岁这一年,我的生活轨道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我失业了。 37岁,女性,已婚未育,从大厂离职,失去了一份光鲜且收入稳定的工作,或许对于许多同龄人来说都是一件极易令人感到焦虑的事,但对于我来说,至少到目前,我的心态都还是稳的,原因不外乎是两个字:有钱。 别误会...
评分 评分读这本书太痛苦了,这周本来就是618,我淘宝购物车已经超上限,读到一半的时候我还在挣扎:商业社会,买点东西怎么了,我就是想买个卷发棒,有什么问题?头发后面总是会长长的嘛……现在书读完了,人在购物袋里狂删,边删边想:挺好的,今年双十一我再翻出来看一遍。 这两年因...
评分 评分消费主义在近200年发展起来,彻底改变了社会心理和文化,不知不觉,我们的身份和价值与消费捆绑,看似是我们在选商品,其实是我们被商品背后的资本牵着鼻子走。 法国学者安东尼·加卢佐认为,消费主义的源头是拜物情节,自从生产与消费被分割,人对商品产生了纯粹美好的幻想。...
图书标签:
【编辑推荐】
★为什么我们会买了又买?为什么买得越多反而越不快乐?
商业化将个体从刻板的集体秩序中解放,却又将人投入“自由”的束缚。人们用钱换产品,用产品换幸福,将买买买当作自我实现的方式。消费者最终与全球化生产链末端的工人一起,沦为消费时代的奴隶。
★200年消费主义简史,商品如何成为世界性的新宗教
一本书囊括两百年消费社会的演进与变革。我们如何从生产者“进化”为买卖机器?如何通过社会演变的历史重新审视当下的生活?在这本书里,读懂消费社会,看清消费陷阱!
★一份兼顾深度与可读性的消费主义认知图谱
对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深度解读,冷静克制的论述、丰富的史料、贴近生活的案例与视角,或许是认知消费主义及其对社会、伦理、个人心理影响的绝佳简明读本。
★拨开消费主义迷雾,完整再现商人、资本、广告与媒体的合谋
从可有可无到不可或缺,我们在物质与精神上美好但虚假的“必须”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广告和媒体上通过描摹幸福的消费场景,创造美好生活的模板,将我们纳入消费主义的逻辑,最终成为永远追求出众却又毫无个性的噩梦。
★在消费社会,我们孜孜不倦地建设着名为“自我”的终生工程
在商业世界里,品牌、价格、市场掌控了个人价值的衡量标准,消费者将定义自我的权力拱手相让,必须通过挑选市场提供的商品和符号,才能塑造自我。广告、公关、媒体如何“制造”合格的消费者、将人异化成消费的机器?
——————————
【内容简介】
万有引力社会议题书系“万相”001号作品。
短短两个世纪,世界就从农业社会彻底转变为商业社会,在这个极度便利、高速发展的消费时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市场力量的崛起,也催生了全球社会与政治的多重变革。品牌、大型百货公司、公关和广告的繁荣,商品价值的过度包装,无不影响着人类自我认知、自我实现的方式,使我们从自给自足的生产者“进化”成了“买卖机器”。
本书从18、19世纪商品经济发轫的欧洲入手,展现了消费主义、商业文化诞生和发展,并成为现代生活中心的过程,揭示了世界向消费社会的转变和商人权力的急剧上升,是如何将我们制造成“消费者”的。
——————————
【媒体推荐】
本书考证详细、引人入胜,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消费社会历史的窗口。
——法国《解放报》
安东尼·加卢佐的文字虽然充满雄心,但又非常容易理解。正如他所说的,消费并不是从始至今都像今天这样占据人们生活的中心位置。这本书探讨了社会在不到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向“消费社会”发展的过程。
——法国经济月刊《经济新解》
此前,已经有不少批评声指向过度膨胀的消费社会及其必然结果——“人类变成买卖机器”。50年前,让·鲍德里亚在他著名的《消费社会》一书中就描述了这一现象。但是,向消费社会转变的历史是怎样的?其背后有着怎样的复杂机制?消费主义如何接二连三地进入城市、家庭和媒体?在《制造消费者》这本论述清晰而引人入胜的书中,社会学家安东尼·加卢佐破译了消费主义演变的迷人轨迹。
——法国文化周刊《电视全览》(Télérama)
本书作者没有理论自负、没有展现意识形态,而是用有据可查的文本为读者展现了多种视角及例证,浅显易懂地讲述了1800年到2000年消费社会的演变。
——法国科普月刊《为科学》(Pourla Science)
这是一本特别适合当下这个时局看的书。 通过梳理商业社会形成的历史以及消费形式的演变,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在消费过程中所可能会产生的迷失——“是我们占有了商品,还是商品奴役了我们?” 经济下行,身为弱小个体的我们就更应保持清醒: 为真正的内在需求而消费,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价值观; 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乐趣,而不再盲目追求“在别人眼中显得成功”; 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不必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人展示自己拥有什么; 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而不必通过商品的符号价值让自己进入某种角色。
评分消费品的本质凝结在对商品的拜物情节里,而我们都忘记了商品被生产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只看到遗世独立的精美成果。为了自我证明,很快我们消费的不是商品而是它们的符号价值,于是有了收藏——我们的身份和形象都靠消费表达。这点上,今天的我们和18世纪消费者没用本质区别,变化的只是符号的附着之物,不买就会陷入身份危机之中。这本书比鲍德里亚的理论多了全球化之下的超级消费者。
评分看着20世纪上半叶的商品推销手段和广告心理学,正想着“这不是和现在差别也不大吗”的时候,最后一章的第一段赫然写着:“在1960年之后,一切新的发展都只是在重复和放大已经发生的现象。”在如今处处都是所谓高科技产品的消费环境下,消费者变得更加无法掌控商品的内容,无形中强化了人们对商品的崇拜,从而更加强了营销话语为商品带来的符号联想。消费市场上流通着的除了商品本身,还有商品的象征。
评分总是谈论消费主义,消费是如何随着商品社会一步步被制造出来的?写到1960就接近尾声了,因为之后的时间都是在重复和放大已经发生的现象,有几章写得真不错,尤其是广告那一章,看完之后原本就不多的物欲变得更少了。
评分导读型,翻起来很轻松,又因为无处可逃而绝望。丹迪主义者和波西米亚艺术家/生产心态:简朴、节约、责任感/家庭合理化
制造消费者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