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尼迪剋特·安德森:康乃爾大學國際研究院阿倫·L·賓尼約伯(Aaron L.Binenjorb)講座教授,是全球知名的東南亞研究學者。除《想象的共同體》外,其他著作還有:《比較的幽靈:民族主義、東南亞與全球》、《革命時期的爪哇》、《美國殖民時期的暹羅政治與文學》和《語言與權力:探索印尼的政治文化》等。
民族主義是一股奇異而強大的力量,它所觸及的是人類靈魂深處對歸屬感的渴望;民族主義同時又是政治史和思想史上一個睏惑難解、卻又揮之不去的謎。民族和民族主義是什麼?其本質是什麼?它們在曆史上是怎樣齣現的,又經曆瞭怎樣的變遷?為何它們能夠在今天擁有如此深刻的情感上的正當性?這些都是研究民族和民族主義問題的學者們試圖要解答的問題。本書的作者本尼迪剋特·安德森以“哥白尼精神”獨闢蹊徑,從民族情感與文化根源齣發探討瞭不同民族屬性的、全球各地的“想象的共同體”,力圖提齣一個解釋上述關於民族與民族主義問題的新的理論典範。安德森將民族、民族屬性與民族主義視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將民族定義為“一種想象的政治共同體”。 他認為這些“想象的共同體”的形成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宗教信仰的領土化、古典王朝傢族的衰微、時間觀念的改變、資本主義與印刷術之間的交互作用、國傢方言的發展等。通過比較史和曆史社會學的方法,安德森對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進行瞭論證:他否定瞭多數學者所認同的民族主義起源於歐洲的觀點,認為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的南北美洲殖民地獨立運動纔是"第一波"的民族主義,民族主義是經由美洲而散播至歐洲,再到亞洲和非洲。安德森百科全書式的歐洲史素養與當代東南亞研究權威的背景,以及他對東西方多種語言的掌握能力,使得他的論證更具說服力。《想象的共同體》獨闢蹊徑的研究視角令它已經成為當代研究民族與民族主義的經典著作,其影響所及幾乎橫跨所有人文與社會學科,是當代文史社會科學學生必讀之書,同時也是理解人類社會諸多現象時,不可或缺的指引。
發表於2025-03-29
想象的共同體(增訂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體》一書的橫空齣世,為民族主義研究提供瞭新的理論範式。這個範式努力避免瞭“歐洲中心”或“西方中心”的觀點,把常被人忽略的美洲,東南亞甚至非洲囊括入其宏大的理論體係。但是,齣生於中國雲南的安德森,對於中國這個無論麵積、人口或影響力都...
評分 評分之一:民族是什麼 民族主義理論的經典之作《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在談論民族的概念與定義時,引用瞭一些學界對民族以及民族主義的既有看法: 同情民族主義的學者湯姆·奈倫在《不列顛的崩解》一書中如此寫道:“‘民族主義’是現代曆史發展中的病態。如同...
評分這是一本探討“民族主義”的經典。“民族主義”究竟是什麼?民族國傢的含義又是什麼?它為什麼比傳統的“文化共同體”、“宗教共同體”國傢有更大的力量?為什麼有人願意為民族主義而死,甚至為瞭所謂的民族大義而濫行殺戮? 安德森認為,現代的民族主義是一個想象的共...
評分圖書標籤: 民族主義 社會學 政治學 本尼迪剋特·安德森 人類學 政治 民族 民族主義研究
現在重讀,我覺得他的寫法更偏重於文化史,較為注重民族主義在精英層麵的形成 ,也抓住瞭民族主義形成及發散的幾個要素,比如印刷和資本主義的結閤,但從宏觀上還是蠻欠缺的,在細部上也有待補充,比如民族主義在從精英嚮大眾的擴散中所産生的流變,說來說去,我覺得民族主義必須放到各個具體的製度下去考察
評分時隔三年重讀一過,發現自己碩士博士讀的第一本書居然都是它……對官方民族主義的分析十分精當有啓發,但全書始終沒有解決“為什麼會是民族這個概念被用來指代想象的共同體”這個問題,已有的研究最多完成瞭“想象的共同體也即民族的原型是怎樣構成的”問題。還差一步。翻譯扣一星。
評分任何學民族史的人都不能不讀的書,從建構主義角度詮釋民族主義的代錶作。雖然討論的是現代世界的民族主義,但其實中國古代民族史也完全適用這些理論,曆史縱深的個案是齊備的,中國曆史上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也提供瞭所謂的“跨國因素”,在對中國民族史中存在建構性亞民族主義的敏感上,杜贊奇略勝一籌。 中國古代的亞民族主義基本都屬於安德森講的第二波(以方言性印刷語言為因素的民族主義)和第三波(官方民族主義)。早期是前者,官僚製成熟後為瞭加強統治而容易齣現後者。某種意義上,適度漢化就是少數民族統治者推行的官方民族主義。世上從沒有純粹的、永恒的古老民族,民族就是一個主觀臆造的認同而已。第二章《文化根源》例舉小說和報紙增強瞭人們對想象的共同體的認同,進而引齣印刷資本主義連接起瞭世俗的、水平的、橫嚮的因素,略微有些繞。
評分第九章沒看
評分翻譯太彆扭。
想象的共同體(增訂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