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切
1940年生於南非開普敦,荷蘭裔移民後代。成長於南非種族隔離政策逐漸形成並盛行的年代。1960年離開南非赴倫敦,從事電腦軟件設計。1965年到美國攻讀文學博士。1971年迴到南非,在開普敦大學英文係任教。2001年移居澳大利亞。現係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成員,並在該校執教。主要作品有《等待野蠻人》(1980)、《邁剋爾・K的生活和時代》(1983)、《彼得堡的大師》(1994)、《童年》(1997)、《恥》(1999)、《青春》(2002)、《伊麗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課》(2003)等。庫切曾獲得包括布剋奬在內的多種文學奬項,並於2003年榮膺諾貝爾文學奬。
《等待野蠻人》本身沒有影射的痕跡,可是這種寓意復雜的作品必然使人想到許多現實情景,從過去南非的種族歧視到至今仍未消停的巴以衝突,甚至“引廣’恐怖襲擊,甚至中國“文革”的夢魔歲月……當代生活中所有那些令人驚然的事件都可能成為一種潛在的語境,在閱讀活動中扯動著人們的審美經驗。跟曆史上那些最偉大的作傢相似,庫切在對人的關注中也同樣看到瞭人類的精神睏境,但是他的目光更多鎖定於政治生活和文明進程中的倫理障礙:國傢、種族、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如果說這是麵嚮內心的自我挑戰,貿然超越這些界限幾乎就如打開一扇恐怖之門。
發表於2025-02-02
等待野蠻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有幾點想說和幾點想問的,看過這本書的豆友也許可以交流一下。 1 這個老行政官很睏惑,道德立場與政治立場發生衝突,他的想法倒是很東方:隻想平平靜靜與世無爭地過日子。 但一個身份曖昧的人卻想要日子清靜,絕對是太天真瞭。 3 《等待野蠻人》的名字確實是取自卡瓦菲斯的...
評分文明和野蠻,進步和落後,新和舊,許多成對的詞,到瞭政治和權力裏,差不多全是鬼話。辨彆鬼話,實在容易。我同意書裏說的,人對公正有與生俱來的直覺,然而人類社會可以墮落到地獄的地步。這是睏擾“我”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樣的洗罪儀式纔能讓那些施暴者獨裁者從刑訊室裏過渡...
評分 評分 評分“生活,不管什麼時候都是美好的,如果有一天覺得失望瞭,對生活失望瞭,那一定不是生活的原因。在一個什麼都看不到的晚上看看自己的內心,聽聽心裏麵那個殘酷的勝利者的獲勝感言吧。” 他是一個魔鬼,他是一個恐懼,他是一種在安靜生活裏麵不甘於安寜的躁動,他是勝利之後瀕臨...
圖書標籤: 庫切 小說 南非 外國文學 J.M.Coetzee 諾貝爾文學奬 文學 等待野蠻人
羨慕這樣的翻譯
評分這書是一個過程,沒有結果。寫的是等待的虛無,現存的真實;寫的既是希望,也是絕望。總有喚醒教育良好的人良心意識的可能,同時也有無知之下對惡的好奇和包容;總有人在強權之下奮力保護良知這份“高貴”,也有人藉強權之名實施一己之惡。這的確是一個懷疑論者會寫齣來的小說。
評分3.9 “凡是人的靈魂的偉大的審問者,同時也一定是偉大的犯人。審問者在堂上舉劾著他的惡,犯人在階下陳述他自己的善;審問者在靈魂中揭發汙穢,犯人在所揭發的汙穢中闡明那埋藏的光耀。這樣,就顯示齣靈魂的深。” 到底誰纔是野蠻人?審問的終點到底埋在何處?讀書的時候滿腦子都是對南非的後殖民主義文化滲透。 Chris
評分南非作傢..新鮮. 結構思路等方麵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喜歡這部小說.
評分購自上海三聯書店,
等待野蠻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