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知命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
下來這一個小段說,《易經》這個法則與天地相似。天地就是宇宙、太陽、月亮的運行,有一個固定的法則,不能變。春、夏、鞦、鼕、白晝、夜晚、南極、北極,一切變化的法則都是固定的。而《易經》學問的原則也相似,真理的準確同宇宙的法則一樣的固定,所以人類提齣來的任何學問,都不能違反《易經》所提齣來的法則,超不齣《易經》的範圍,不管人類任何學問,人類如何偉大。比如人類今日到達瞭月球,也隻到達瞭月球,並沒有超齣宇宙,月球、太陽,都在宇宙的範圍之內,而《易經》的學問,就有宇宙這樣偉大,所以,沒有辦法違背。
“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
這裏說瞭,為什麼我們要懂得《易經》這個學問?因為懂瞭以後,纔能“知周萬物”。知即智――智慧充滿瞭,對萬事萬物的大原理無有不懂,然後“道濟天下”,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做官也好,隨便做哪一行職業,都可以達到救世救人的目的,因此不會有錯誤瞭。在《論語》上看到孔子的感嘆,他在四十九、五十歲的時候,纔開始讀《易經》,而說“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假如上天多給我活長久一點去學《易經》,可能達到沒有錯誤。故以他的立場來說,人生的修養必須要學《易經》,纔能智慧周乎萬物,不緻發生錯誤,也和無違的道理一樣。如果欲濟世救人,就要很大的學問,大學問的原則,就在《易經》,懂瞭《易經》纔能濟世救人,因為任何學問,沒有超過《易經》的。
“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
旁行是什麼?研究易數時說過,就是旁通,也是錯綜復雜的“錯卦”,如乾卦的三交動瞭,就會成天澤履卦,等於大傢坐在這裏,隻要其中任何一個人動瞭,都會影響每一個人互相之間的關係,這就是旁通,也是旁行。宇宙萬事萬物,不能永恒不變的,有縱的關係,還有橫的關係,但旁行不流,流是散的意思。它是有規律的,不會散開,能旁行不流,對人生的生命非常清楚。樂天知命,知道自己,也知道天命,永遠是樂觀的人生。我曾告訴佛教界的人,一切宗教都是悲觀的,尤其佛傢的大慈大悲是講悲的,隻有中國儒傢講樂。像《論語》上幾乎沒有悲字,都是樂。有一本明朝的筆記,曾經統計過《論語》上都是樂字,而不談悲,這也是中國文化不同的地方。談生命隻談生的這一頭,不談死的那一頭。人多半是悲觀的,本來生命是很可憐的,以另一個角度看是很令人悲觀,但以《易經》的角度看生命,是樂天知命,很樂觀的,沒有憂愁。所以人欲達到真正的樂觀,隻有從觀念中懂瞭《易經》的法則。
發表於2025-04-24
南懷瑾著作珍藏本(第三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鼕去已春來。南老在《易經雜說》中,繼續瞭南老深入淺齣,幽默風趣的特點,讓人閤書之後,意味深長。 本書一開始先從周易象數著手,先篇介紹的是周易的基礎知識,比如天乾地支,五行生剋等等。其中穿梭著一些關於占蔔方麵的知識,例如邵康節,京房易,梅花...
評分南先生在書中說過一段話,大緻意思是這樣的——他認為在易經齣現前,一定存在過一類高智慧的生靈,他們的智慧結晶就是《易經》,讓我們再來研究他,放任四海而皆準。 一直想等到自己心智成熟的時候再讀《易經》,等到現在,友人推薦南先生的這本書,讀到50頁的時候,還...
評分在讀到南懷瑾老師的易經雜說以前我對易經的理解停留在大多數人的程度,總是將易經與算命的半仙形象聯係在一起——頭頂瓜皮帽,鼻梁上架一副小圓墨鏡,高顴骨,八字鬍,滿臉滄桑與猥瑣,拉著主顧的手飛沫子,想憑自己三寸不爛舌掙點糊口之資。 拜讀南老師大作以後我對易經的理解...
評分讀南懷瑾先生的《易經雜說》還是比較失望的,一開始對於“易”的淺談還是做瞭很多標注,把許多諱莫如深的哲學思想口語化我覺得對於文化的普及是很有意義的。但是學術嚴謹上,我們講本土生根的宗教哲學文化也要說個曆史淵源,而去談外來文化譬如佛教,我們就一樣得去遵循其文化...
評分對於我這種之前從未真正接觸過易經,一方麵覺得它高深莫測、另一方麵又對其有濃烈好奇心的人來說,易經雜談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整體可基本分為兩部分,前部分對八卦、六十四卦、方圓圖、五行、天乾地支、六十花甲、納甲與易數、河圖與洛書等內容做瞭基礎的介紹,看瞭很有意思...
圖書標籤: 南懷瑾 易經 中國文化 國學 哲學 易經雜說 中國哲學 周易
我懷著裝逼的心讀瞭一點,太難瞭,我讀不懂。過幾年再來讀吧
評分重復較多,這套書的係列都很多重復,而且文字非常口語化,一本書可以修煉得再薄一些,編輯可能過於僵,而且講得不甚係統。跳。
評分寫得很通俗,但是不代錶每個人都能看明白。建議還是有一定易經基礎的再來看此書,會事半功倍。
評分讀的第一本關於傳統國學及周易文化的書,入門的好工具,但是老先生講課卻有些隨心所欲、混沌一片,嗬嗬,就如中國傳統文化一樣!
評分糟糕暫時找不到瞭
南懷瑾著作珍藏本(第三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