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一八九五-一九九○),字芝生,河南省唐河縣人。北京大學哲學係畢業後赴美,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迴國後曆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一九二八至一九五二年任清華大學哲學係教授。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將中國哲學史分成子學時代與經學時代,以此全書分為上下冊。子學時代主要講先秦諸子;經學時代主要是從董仲舒到康有為、譚嗣同的時代。它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著述,它采用西方哲學的形式,闡釋中國哲學思想之實,使中國傳統哲學成為現代學科。本書的基本框架為中國哲學史界普遍接受,許多觀點亦成為學術界的定論。
馮君友蘭所著中國哲學史,曩嘗稍一翻涉,頃始閱盡,其殊勝處誠有如審查者所言;然於佛學未能與子學俱重,故於嚮來之儒道拘蔽,未盡解脫,以視蔡孑民先生“不以一派之哲學,一傢之教義梏其心”,似有未逮。中國民族文化,哲學乃是主腦,竪承三韆年來子學佛學之結晶,而橫吸歐美...
評分 評分純粹的曆史。 引文浩繁,且多是文言。 如非發燒友實在難以有耐心和精力看完全書。 而且讀此書必需要安靜的地點。 我原本打算在上下班路上看此書的計劃是失敗的。 讀此書不僅是讀而已,邊讀邊思考纔行。 否則隻是走馬觀花…… 不過此書之價值也正在於此,作者廣徵博引隻為使讀...
評分中國哲學史/馮友蘭 自序 第一章 中國哲學的精神 1.哲學在中華文化的地位 哲學與宗教的區彆:大宗教是一種哲學加上一定的上層建築,包括迷信、教條、儀式和組織 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是倫理(特彆是儒傢倫理),不是宗教 4 高於道德價值——超道德價值 2.中國哲學的問題和精神 聖...
評分我一直傾嚮於認為把馮友蘭當成教中國哲學的教授就可以瞭,他的東西是屬於哲學史的範疇,不能算是嚴肅的哲學範疇,對於近代中國哲學史的學術發展上很有研究價值,但哲學或者思想上價值不大。 馮友蘭的哲學史看透瞭,其實就是一個美國新實在論內容的洋人穿著中國哲學...
雖然有丟丟的枯燥 我也是耐著不少性子纔讀完的這本 記得的當然也不是很多 但是心中對哲學有瞭一些大緻的認識。宗教和哲學還是密不可分的
评分雖然有丟丟的枯燥 我也是耐著不少性子纔讀完的這本 記得的當然也不是很多 但是心中對哲學有瞭一些大緻的認識。宗教和哲學還是密不可分的
评分看得齣馮芝生是個老實人,講學問一絲不苟,一塵不染,沒有雜七雜八,晚年因為信仰立場和梁效小組的汙點,很多人瞧他不起,但論講解中國哲學史,馮氏是當之無愧的宗師。他對西方哲學瞭解精深,卻在此書中很少直接感受到,儒傢傾嚮卻是名副其實。西南聯大時期,馮被稱為老道,看來隻是其長須像老道。更多鄙薄此老的人大概因為晚年的馬主義重寫中國哲學史,對他的評價,我以為陳來說的最好,可以參考。至於此書,足夠經典,可一讀再讀,其人品也不必太過指摘。
评分讀者若是沒有經史子集四部之基礎,精讀談何容易/先生引用大篇幅文字來論證,有些觀點卻也是模棱兩可,不知所雲
评分雖然有丟丟的枯燥 我也是耐著不少性子纔讀完的這本 記得的當然也不是很多 但是心中對哲學有瞭一些大緻的認識。宗教和哲學還是密不可分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