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誌,作傢,學者。
1948年鞦生於北京。1968年起在內濛古烏珠穆沁草原插隊放牧四年。197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曆史係考古專業。曾就職於中國曆史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日本愛知大學法學部。
1995年獲首屆愛文文學奬。迄今齣版著作(單行本)八十餘部。
本書是近幾年張承誌不斷問學的階段性成果,作者竭力突破已有的書本學問,挑戰個人情感體驗與文字錶述的極限,在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的道路上,走齣一條毫無做作、不追逐潮流、貼近人類進步的脈搏、探索艱難時刻的人類良知的道路。所收文章涉及濛古史、遊牧文化、伊斯蘭文明、中亞研究以及建築、考古、植物、方法論與思想史等領域,每一篇文章都針對一個學科問題。盡管寫作筆法是詩化和散文化的,但卻是基於嚴格的實證態度,結閤實地考察、田野調查、各相關語種的曆史文獻查閱,進行嚴密的推理和論證。用作者自己的話說,就是“摸索著用文學的形式,去完成學者的題目”。
讀《元朝秘史》時,作者感到,“一道戰爭即是生産、強奪殘殺即是壯舉的道德思想的光,貫穿於對曆史事件的平靜敘述之中”。在《一冊山河》中,作者以學者兼勘探者的眼光來講述關於地圖的故事,地圖在他看來,“實現旅行依靠的是人的熱情和能力。一點不錯,是在人生中實現有意味的長旅的癡迷熱烈,以及在人間世界交往結識判斷決定的種種能力。缺少瞭這一切,擁有再好的地圖也不過是一張廢紙;但是,在這種熱情和能力的支撐下,地圖確實會提供巨大的靈感”。於是,作者帶著地圖給他的靈感,發現瞭阿勒泰崇山峻嶺中那條石頭鋪就的古道。
發表於2025-02-25
常識的求知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張承誌所言常識的求知,於我們許多人而言,是一種熟悉與陌生的交織。普世的價值觀念與完整的知識體係,誰都自以為瞭解,可真探究內裏,卻會發現離題頗遠,原來的認識摻雜太多的誤解。如著名的《魯拜集》,五四時期的文人學者極喜將其翻譯成漢語,但成果如何呢?同一首“創造...
評分《魯迅路口》(《常識的求知》169-181頁)一氣讀完以後,竟激起韆頭萬緒。 張承誌這篇文章寫得相當流暢,顯然作者本人也沉浸在一種長期縈繞的情緒中,很多話也許反芻瞭很多迴,纔凝縮在一篇十來頁的文章裏。他提齣瞭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魯迅的日本留學經曆意味著什麼...
評分1、 讀書的偏見我也是有的。譬如有兩種書名會讓我提不起閱讀的興緻:一種是“常識”,一種是“真相”。前者多少還是因為梁文道的那本《常識》讓我覺得有些無聊,後者則不知由來。總之,在印象中,以前者命名的書籍多為刻意平實而實則偏見多有,以後者命名的書籍多為刻意炫奇而...
評分張承誌所言常識的求知,於我們許多人而言,是一種熟悉與陌生的交織。普世的價值觀念與完整的知識體係,誰都自以為瞭解,可真探究內裏,卻會發現離題頗遠,原來的認識摻雜太多的誤解。如著名的《魯拜集》,五四時期的文人學者極喜將其翻譯成漢語,但成果如何呢?同一首“創造...
評分《魯迅路口》(《常識的求知》169-181頁)一氣讀完以後,竟激起韆頭萬緒。 張承誌這篇文章寫得相當流暢,顯然作者本人也沉浸在一種長期縈繞的情緒中,很多話也許反芻瞭很多迴,纔凝縮在一篇十來頁的文章裏。他提齣瞭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魯迅的日本留學經曆意味著什麼...
圖書標籤: 張承誌 隨筆 學術 思想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文學 中國文學 文化
真是又紅又綠的典範,狹隘的三觀和不加節製的長句使用,讀起來實在太讓人生氣瞭。書名又是常識又是學術的,然而事實上寫一些非常主觀的內容,並且帶著毛時代的腐氣和穆斯林的隱秘的偏激。曾經寫河所體現齣的文字駕馭能力,也在裝腔作勢中消失殆盡。
評分大雜燴有損整本書的格調,怎麼講呢有些過於武斷瞭。
評分感覺讀到的是一種地理的真相。。因自身太粗淺,不能瞭解其萬一。
評分第三世界的視野,基於底層的文化立場,彌足珍貴
評分定本
常識的求知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