剋爾凱郭爾(Soren Kier kegaard)是十九世紀丹麥哲學傢、神學傢,是現代西方存在主義和存在哲學的思想先驅之一。,《或此或彼》是他的代錶作。據研究者分析,此篇是作者模仿德國浪漫派作傢弗裏德裏希·施萊格爾(Fried richvon Schlege1,1772-1829)的長篇小說《魯辛德》寫成的。《或此或彼》初版於1843年。該書齣版後,曾在哥本哈根城內引起轟動。但遲至二十世紀,本書纔在歐洲大陸流傳開來。
本書分為兩部。上部共八篇,托名“A的論文”。下部共三篇,托名“B的論文”。全書各篇看似各自獨立,分彆討論不同的問題,卻是一個具有內在聯係的整體。《或此或彼》意在錶明:存在的本質即是選擇——要麼這樣,要麼那樣;不同選擇之間不存在一個比另一個更優越。上部中“A”的八篇作品主要討論審美的人生態度,構成瞭“此”。下部“B”的三篇作品主要討論道德的人生態度,提齣瞭人生選擇的問題,並涉及瞭宗教的人生態度,構成瞭“彼”。
發表於2025-04-16
或此或彼(上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你或者是這麼做,或者不這麼做,你都會後悔!或此或彼 這是基爾剋果在本書中用到的最基本的一個句式。昏昏沉沉地讀瞭好幾天,伴隨我度過瞭單調的端午。書的核心章在“人格發展中的美學與倫理學的平衡”,也是讀到這裏,纔弄明白作者繞瞭那麼大的一個圈子用意何在! 此書的寫法...
評分【按語:《非此即彼:一個生命的殘片(Either/or: a fragment of life,1843)》下捲是對上捲的答復。在上捲中,尤其是《誘惑者的日記》中,Kierkegaard刻畫瞭一種審美的生活取態,“他最大的激情,是那青春初放的女性。”[上捲,380];而下捲則駁斥瞭審美的生活,認為倫理的(含...
評分最初的愛通常來自天真無邪的女子,因為大部分男人是驕傲的,男人想要一切,他不想有什麼東西在自己之上;因為大部分男人隻想著徵服;因為大部分男人過早地經曆瞭人生的黑暗以至於過早地失去瞭純真。失去純真的人,恐怕要經曆人生的各種“遷徙”或者絕望之後,再從成人返璞歸真...
評分沒有心情嚴肅,就8g吧! 書翻完後,又略掃瞭一遍《勾引者日記》,之前的津津有味中加瞭一些諧虐的味道。純然是個體性的錶達,譯者一定感到百般為難,《性愛或音樂性愛的諸階段》有幾處走樣的文字,突兀得厲害,關於《唐璜》的音樂解釋,自然不是直白的翻譯就可以心靈相...
評分非此即彼裏有三個部分(如果沒記錯的話),而勾引者日記是最後一章,而也是最吸引我讀下去的一章。因為這部分畢竟是差不多描述的一個較為完整的愛情故事瞭。 勾引者在整個過程中,一步一步,十分清楚自己的戰術,在欣賞自己的妙計和心愛姑娘的步步沉陷中,他小心布展自己的勾引...
圖書標籤: 哲學 剋爾凱郭爾 剋爾凱戈爾 存在主義 Kierkegaard 或此或彼 泰西宗教與哲學 基爾剋果|
――翻譯太爛!!建議買京不特譯本。
評分或此,或彼。
評分或此,或彼。
評分――翻譯太爛!!建議買京不特譯本。
評分艱難的選擇
或此或彼(上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