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陽,三聯書店“現代西方學術文庫”主編、“西學源流”叢書主編,譯有《人論》、著有《八十年代文化意識》、《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與崔之元閤編)、《古今中西之爭》等。本書是作者所寫的隨筆文章結集,分八輯,近一百六十餘篇。
本書體現瞭作者近年的主要關切即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文明自主性問題,認為唯有自覺地立足於中國曆史文明的連續統中,方有可能在全球化時代挺拔中國文明的主體性。為此,本書上篇提齣瞭“新時代的通三統”問題,強調孔夫子的傳統,毛澤東的傳統,鄧小平的傳統,是同一個中國曆史文明連續統;中篇則提齣,全球化加速帶來的所謂“空間化”和“當代性”導緻文明空洞化和庸俗化的危險,對此必須自覺地拉長時間和曆史的長度來強化文明的厚度和深度;下篇論述瞭以經典閱讀為中心的通識教育主張,認為中國大學通識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促成中國人的文化自覺即中國文明主體性意識。
發表於2025-04-15
通三統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本小冊子中收錄瞭甘陽先生的三篇演講,其中心內容都是當代中國文化的自覺性問題,實質上是講中國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傳承與發揚。行文以介紹其他學者的研究或相關曆史為主,作者自己的思想不多。 第一篇《新時代的“通三統”——中國三種傳統的融匯》,強調孔夫子的傳統、毛...
評分通三統,本身是甘陽一種整體觀念的産物,即中華文明要在西方衝擊之下保持自身的獨立和延續,就好像消化外來的佛教一樣,最終佛教成為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部分,成為其中之一。甘陽的想法也是中國未來也要消化西方,最終能夠自信、獨立而保持自身的統一性,不能被西方把自己的...
評分從大文明格局看待中國文明和其他文明的關係: 深入研究中國史 盡量瞭解學習世界史 深入瞭解各種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理論 “重新認識”(西方自己也在不斷變化) 中國文明的獨特性、西方文明內部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儒傢的“普世主義天下觀”——大同、共産主義、全球主義 孔夫子:儒...
評分中國走到今天這個“經濟發展到最高的時候,恰恰是中國文明底氣低到無可復加的地步”的吊詭階段,“文明自覺”被提齣來,成為一個思潮,也算是種必然。 這本書是甘陽05,06兩年在清華三個演講的集子,第一個講“通三統”的又是最關鍵,他強調最多的。“通識教育”的演講是甘陽對...
評分一.目的 打造“中國的精英”——對中國文明具有充分文化自覺,有高度自信的有教養的中國人 二.大學的文化之根 中國大學的文化之根是斷裂的 三.美國通識教育的發展 英國人文教育模式——德國模式——混閤模式(本科英國、研究生德國) 哥倫比亞模式-芝加哥模式-哈佛模式-哈佛模...
圖書標籤: 甘陽 政治哲學 文化 中國研究 教育 通三統 政治 人文
璣衡 2011-01-29 很多地方言之有理,可是作者並沒有像他所說的那樣瞭解美國通識教育,或者,他所瞭解的那個嚴格通識教育的年代已經過去瞭。我所體驗到的通識教育隻是看幻燈片不看原著的簡單導論課,我很難想象有誰在通識教育中真正認真讀過希羅多德或尼采。
評分甘陽此書,學理極其粗鄙(舉凡曆史、政治、經濟、文化分析大多猶如民間巫師,更無基本的人道關懷),但卻又準確地把握住瞭曆史的脈搏:在甘陽勾畫齣來的傳統文化(孔夫子)、平等(毛澤東)和自由/市場(鄧小平)三統連續體,呈現瞭對共同體自主性的強烈關注。這種對自主共同體的關注,其實也是自由主義應該麵對的:如何獲得自由主義原則得以實踐的前提條件——自由主義共同體?也就是說如何無中生有的塑造自由的共同體。其實自由主義是沒有答案的。不是說甘陽有答案,而是他更深切地認識到:撇開那些學院的規範爭論,國運其實已經進入瞭曆史的不確定性之中,而甘陽在此決斷瞭國族自主——雖然這很可能是國族崇拜的邪路。但或許既然精英們已經獻身為祭,恐怕我們終歸是要接受曆史的審判的。
評分滅五毛書,人人有責
評分通你妹的三統啊?!通個西方、印度、中國的三統還好說說,通鄧和毛的三統?你想當帝師想昏頭瞭吧……
評分沐猴而冠
通三統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