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
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及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Susan Sontag
Has written four novels, The Benefactor, Death Kit, The Volcano Lover and In America, which won the 2000 National Book Award for fiction; a collection of stories, I, etcetera; Several plays, including Alice in Bed; and eight books of essays, Against Interpretation, Styles of Radical Will, On Photography, Illness as Metaphor & AIDS and Its Metaphors, Under the Sign of Saturn, Where the Stress Falls,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Her books are translated into thirty-two languages. In 2001 she was awarded the Jerusalem Prize for her body of work, and in 2003 she received the Prince of Asturias Prize for Literature and the Peace Prize of the German Book Trade. She died in December 2004.
发表于2024-12-22
疾病的隐喻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疾病的隐喻与阶级不平等 ——人生而不平等,将来也不会平等 @秋和Sharemy Susan Sontag所著《疾病的隐喻》[1] (下文直接标注页码)一书分为“作为隐喻的疾...
评分凌晨一点二十六分,收到你一条短信,看到时天已亮了。你问:“爱情是什么?”,我一时无语。我想,这世界上,没有比这个更普通却又如此形而上的问题了,多么难于回答。 爱情是什么?我能想到的都是一些隐喻。对,隐喻。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那个最简洁准确的定义。“隐...
评分感觉桑塔格是想用福柯的方式来消解癌症以及艾滋病,但不是很成功。首先是功课做的没有福柯那么足,这或许也是情有可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大概是癌症与艾滋病与“疯癫”比起来还是具有某些不易轻易消解的因素,比如那些更“硬”的生理和病理特征。当然,围绕癌症与艾滋病当然也...
评分一 、疾病:错误究竟在谁? 当我们提到疾病,很容易引起恐惧和恐慌的心理。疾病唤起了我们的负面情感,让我们联想起死亡、灾难,或是一系列不好的事。这似乎是因为,疾病暗含着死亡。当个体从健康的状态下离弃,他可能恢复健康,却也可能向着死亡的深渊滑行一步。问题是不确定...
评分梅毒隐喻之于莫泊桑及他的文字 内容提要:在放浪形骸生活的耳濡目染下,年轻的莫泊桑不知不觉在其笔下流露出一个隐喻、一个关于梅毒的隐喻,并最终死于那个隐喻...
图书标签: 苏珊·桑塔格 社会学 文化研究 美国 美国文学 文化 社会 医学
‘An exemplary demonstration of the power of the intellect in the face of the lethal metaphors of fear’
Michael Ignatieff, New Republic
‘Whatever Sontag writes is passionate…hers is the satirist’s pity for our ignorance and folly’
Jonathan Keates, Observer
《疾病的隐喻》一书收录了桑塔格两篇重要论文《作为隐喻的疾病》及《艾滋病及其隐喻》,在文章中桑塔格反思并批判了诸如结核病、艾滋病、癌症等如何在社会的演绎中一步步隐喻化,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了一种道德批判,并进而转换成一种政治压迫的过程。文章最初连载于《纽约书评》,由于反响巨大,此后数年中两篇文章被多次集结成册出版,成为了社会批判的经典之作。
翻译加分 文化研究中佼佼者的作品尽是广而不深 而对于一般人而言很难判断内容的深浅 但其广度却是相对很直观的 具备这种能力的人确实也是相当有天赋的 只是当出现在广度中结合了深度的人后 差距也是比较直观的 BTW抵制阐释不过是另一种阐释 剥离意义不过是另一种意义 抹除能指留下新的能指
评分1. 为何东西方对结核的浪漫化惊人一致(which值得玩味)2. 依据这种二元论,似乎当代被(正向误解、浪漫化)是MDD和AN,被(负面误解、污名化)的是BP和BN;3. AIDS似乎取代了麻风/梅毒的历史位置(?)4. 然而东西方文化对压抑(不仅是权力和性,包括一切精神活动)的定义不同-所以引发的疾病鄙视链也不同(比如我锅文化就 歧视一切 众生平等 管你是高级病低级病呢(。)
评分翻译加分 文化研究中佼佼者的作品尽是广而不深 而对于一般人而言很难判断内容的深浅 但其广度却是相对很直观的 具备这种能力的人确实也是相当有天赋的 只是当出现在广度中结合了深度的人后 差距也是比较直观的 BTW抵制阐释不过是另一种阐释 剥离意义不过是另一种意义 抹除能指留下新的能指
评分1,不喜欢那种刻意显得自己博学的引用,毕竟我觉得严谨的学术书籍不应该把文学类书籍里面的东西当作证据。2,感觉有点像福柯?3,这个版本是中英双语,只看中文版觉得有点坑……毕竟不便宜。4,感觉有点啰嗦?不过观点还是蛮好的。社会对疾病赋予意义带来的痛苦甚于疾病本身。
评分1. 大多数观点拿到今天,面对中国的这场病还是适用的,且存在着预言般精准的适应性。2.无论如何,桑塔格这样的知识分子无疑是可贵的,在绝大多数人沉浸在对疾病的随大流的害怕与固有认知时,她却冷静地跳出来作出一番社会性的思考。3. 尽管桑塔格说,观点比论述更有用,然而在中国这场“瘟疫”中,个人的故事明显比冷冰冰的数字更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同情与激愤。4. 全书一些观点在文章前中后重复论证,略显啰嗦。
疾病的隐喻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