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飛舟,1968年生,北京大學社會學係教授,主要從事中央地方關係、地方政府行為與城鎮化方麵的研究,著有《製度變遷與農村工業化》、《以利為利:財政關係與地方政府行為》、《土地製度改革與轉變發展方式》等書,並於《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社會》等學術刊物發錶多篇論文。
譚明智,1987年生,現任職於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北京大學社會學係碩士研究生畢業,本科就讀於浙江大學社會學係。主要從事土地製度和農村問題方麵的研究,曾參與多項北京大學社會學係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組織的課題項目。
本書主要考察中央地方關係在當代中國的變遷過程及其與城鎮化和社會發展方麵的聯係。在大量經驗調查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本書指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財政包乾製和九十年代的分稅製是理解中央地方關係變遷的關鍵要素。財政包乾製為地方政府“大辦企業”和快速的地方工業化提供瞭激勵,而分稅製則促使地方政府發生瞭由“經營企業”到“經營土地”和“經營城市”的轉嚮。本書從土地指標獲取和城鎮化模式兩個方麵分析瞭中央地方關係的變化對地方政府行為的深刻影響,為我們理解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瞭一種較有洞察力的視角。
發表於2025-01-22
當代中國的中央地方關係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社會學 政治學 當代中國 中國政治 中國 政治經濟學 財政 政治社會學
地方債問題提及的太少瞭。要能多一點就更好瞭。
評分命題改寫導緻名不符實……前半部分講財稅體製變遷,後半部分講土地財政。描述重於分析,跟周黎安那本比還是差瞭一些(可能是篇幅原因)
評分主要是在《以利為利》的基礎上加入瞭用地指標交易的內容。從現在的發展趨勢看,地方政府不但以利為利,而且負擔越來越大,逐漸嚮保姆型政府轉變。
評分52(18)分稅製後,財權上移,隨著經濟發展,稅收返還和支付轉移製度的不閤理性逐步凸顯,造成的結果是地方財政的壓力變大,隻能依次逐級下壓,特彆是改革開放之後,官員的政績點圍繞著經濟發展,以至於地方政府的公司化、逐利化,而此時,土地財政的方式變得大行其道瞭,而中央為瞭緩解地方財政壓力,隻能在號稱監管的形勢下逐步給地方開口子,這種上下博弈之下的産物就是現下脫離工業化程度和真實經濟發展水平的城市化建設。不過中央設計齣來十八億畝紅綫和建設用地指標製度,催生齣瞭土地置換和摺抵,從而以經濟手段刺激瞭地方對農村宅基地進行土地整理,加速瞭新農村建設,不過其中的問題同樣不少,農民上樓之後的後續問題加大瞭社會治理難度,脫産後的農民對於保姆式政府的預期同樣拖垮瞭基層財政,土地財政能否擺脫惡性循環,還要看稅製改革。
評分社會學傢眼中的土地城鎮化,歸題於“當代中國的中央地方關係”。作者全書最後一句話說,以利為利的單一意識形態,將帶來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日益鬆散。談論這個問題,我覺得可能還需要看看傳統中國的央地關係,不僅是財政的,可能還有製度、文化的。 從內容上,有數據、有案例,有機製分析,所以是非常清晰的講明白瞭中央地方稅製改革下,土地財政、土地金融地方經營模式的書。當下的事情說當下,對於本無知熱心市民理解中央文件思路比較實用,推薦指數,5顆星。
當代中國的中央地方關係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