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一九五0年生于上海。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教授、文史研究院院长。著作有:《中国思想史》、《禅宗与中国文化》、《唐诗选注》等
发表于2025-02-24
汉字的魔方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1 旧的诗歌批评或描画背景、或臧否人格、或梦呓般自陈印象,却无视诗歌语言本身的特质。葛兆光想克服旧批评的种种弊端,构建起一套从诗歌语言入手的批评原理。但他没有解决的问题是,所谓“诗歌语言”是否具有语言学上的意义,需要一套专门的方法来进行批评。对这个问题,他只...
评分“单音节、具有视觉性、意象自足性的若干个汉字,在一定的框架中千变万化,组合了多少令人着迷、充满魅力的诗歌!可是,不知为什么人们总是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形式的美学意味视而不见,却热衷于水中捞盐似的寻找诗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那种语序省略错综的语言...
评分“单音节、具有视觉性、意象自足性的若干个汉字,在一定的框架中千变万化,组合了多少令人着迷、充满魅力的诗歌!可是,不知为什么人们总是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形式的美学意味视而不见,却热衷于水中捞盐似的寻找诗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那种语序省略错综的语言...
评分翻这本书缘于一个好小的问题,为了方便解释,往往从语法角度分析诗歌,渐渐导致一种读诗的整体性美感体验的丧失,心下惶惶然,而近来脑中所思愈发明朗,好像自己时刻监督着自己似的,难得有一刻闲散的“吾忘我”。当艺术的自由丧失,道德理智主宰情绪和感受的时候,很多...
评分翻这本书缘于一个好小的问题,为了方便解释,往往从语法角度分析诗歌,渐渐导致一种读诗的整体性美感体验的丧失,心下惶惶然,而近来脑中所思愈发明朗,好像自己时刻监督着自己似的,难得有一刻闲散的“吾忘我”。当艺术的自由丧失,道德理智主宰情绪和感受的时候,很多...
图书标签: 葛兆光 诗歌 古典文学 语言学 文学 古代文学 语言 文学理论
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是古典文学研究界最早采用语言分析的方法看待古典诗歌如何构成的著作之一。作者提出,“‘汉诗是汉字写成的’是重新理解古典诗歌尤其是特别凸显着中国诗特色的近体诗的关键”。因此,作者不是对一篇一首的诗词进行微观的分析,而是从宏观的语言体系的角度对于古典诗歌在特定历史时 期的整体风貌和动态发展作出把握。以精准的艺术感受力为支撑,如快刀斩乱麻般解剖、厘清印象式与教条式的传统诗歌批评。本次最新修订,又收入《语言学批评的前景与困境——读高友工、梅祖麟著<唐诗的魅力>》作为附录,更完整地展现了作者对诗歌语言学批评的看法。
十分努力爬出一个个陷阱,却不小心又踩进自己挖的坑中
评分言不尽意,破而未立。论诗背景则成史事索解,谈言印象俱为以矛攻盾,一二篇痛斥之病,眼光犀利;至于论意脉语序、格律、典故、虚字、诗眼则或逊色,然言及如今白话诗本与古典诗之割裂(非若一般文学史所谓黄遵宪、谭嗣同诸辈的转变,亦或胡适所云禅门语录,理学学案的语言风格转化),白话诗源自宋诗的偏隘意义为诗之传统,则独具只眼。看文风嗜用比喻类似之介,葛兆光早年真是活脱脱才子风洋溢……
评分把机灵抖遍。
评分此书点窜西方文论句,涂抹语言哲学理,搜讨古典诗歌之生成、发生与转迁,整顿中国诗学之材料、概念与特征,发掘参究,秘响旁通,有疑窦处当仁不让,必截然明白而后止,格律典故虚字等纷纭旧说遂得有板有眼,其弊也在联通有余而开拓不足,是知其所以然,而不知然后何如。只是文辞清丽绵密,尤擅比喻之法,通泛活络,存神遗象,默存之后少有当者。
评分言不尽意,破而未立。论诗背景则成史事索解,谈言印象俱为以矛攻盾,一二篇痛斥之病,眼光犀利;至于论意脉语序、格律、典故、虚字、诗眼则或逊色,然言及如今白话诗本与古典诗之割裂(非若一般文学史所谓黄遵宪、谭嗣同诸辈的转变,亦或胡适所云禅门语录,理学学案的语言风格转化),白话诗源自宋诗的偏隘意义为诗之传统,则独具只眼。看文风嗜用比喻类似之介,葛兆光早年真是活脱脱才子风洋溢……
汉字的魔方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