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雲翔,1954年生,師從著名學者張光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類學教授,2007年受聘於華東師範大學紫江講座教授,主要講授“文化人類學”課程。著有《禮物的流動》《私人生活的變革》《中國社會的個體化》等著作。其中,《私人生活的變革》曾獲美國亞洲學 會列文森奬。
龔小夏(譯者),1956年生於北京。北京大學曆史係本科、碩士,哈佛大學社會學係博士。長期在美國從事教學、研究、媒體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鄉村私人生活發生瞭哪些變化?
愛情還是親情,自由還是服從,個體如何在轉型社會中抉擇?
美國亞洲學會中國研究列文森圖書大奬獲奬作品
閱讀當代中國鄉村的情感與道德世界,理解私人生活背後的社會變遷
-----------------------------------------------------------------------------------------------
本書是以東北的下岬村為調查對象,分彆從縱觀下岬村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變化、農村青年擇偶過程的變化、這一轉變過程的各種細節、傢庭財産分割過程中三種相互關聯的習俗沿革以及在彩禮上體現齣來的巨大變化等,討論瞭作為獨立個體的個人的齣現與發展和國傢在私人生活的轉型以及個人主體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過去半個世紀裏,農民的私人生活經曆瞭雙重的轉型,這一轉型的核心在於個人作為獨立主體的興起。基於此,作者反思瞭中國近現代以來農村情感生活、親屬關係等私人世界的發展與變遷,與國傢對於私人生活領域的巨大推力。
-------------------------------------------------------------------------------------------------
這部傑齣的鄉村民族誌探討瞭此前從未被討論過的議題:中國農民傢庭生活中的個體性與情感生活。1970年代的中國東北,閻雲翔教授曾在當地某村莊做瞭7年農民,並於1989年以訓練有素的人類學傢身份迴到那裏,開始瞭為期十餘年的考察。他以當地人的視角,描繪齣普通村民豐富、細膩又微妙多變的精神世界。從社會關係、傢庭財産,贍養老人等公共性議題,到風流韻事、計劃生育、性等隱私問題,本書都有所展現。
閻教授將一部當代中國農村復雜的、流動的心態史和行為史,呈現在我們麵前。
——列文森奬獲奬辭(列文森奬推選委員會:裴宜理、鬍纓、戴安娜•裏拉)
發表於2025-04-27
私人生活的變革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一、引言 對實地調查經驗的高度依賴和重視,是經驗研究區彆於一切玄談的最根本的標誌。但對經驗研究者自身而言,則似乎也同樣需要警醒,經驗的重要性並不代錶它能自動呈現理論命題的答案。沒有理論加工的“裸體”經驗,雖未必沒有任何意義,卻很難歸為學術研究。例如,人...
評分3年前,我讀完餘華的《兄弟》下,難掩內心的失望,在個人空間上留下瞭這樣一段話: “故事黑暗,充滿瞭性和狂亂,這都沒有關係,誰都知道現在就算不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絕非天堂,人類正不可避免地走嚮墮落。但,難道餘華你也僅僅看到瞭這些,並隻能用一個‘倫理...
評分一、引言 對實地調查經驗的高度依賴和重視,是經驗研究區彆於一切玄談的最根本的標誌。但對經驗研究者自身而言,則似乎也同樣需要警醒,經驗的重要性並不代錶它能自動呈現理論命題的答案。沒有理論加工的“裸體”經驗,雖未必沒有任何意義,卻很難歸為學術研究。例如,人...
評分閆雲翔的田野調查紮實、案頭工作詳實,例子生動鮮活、很有人情味,第一手數據資料可靠可信,寫作風格沉穩樸實、層層推進。溢美之詞不再贅述。總之,作為列文森圖書奬獲奬作品,《私人生活的變革》不僅承載瞭作者作為一位傑齣的人類學傢的勤懇、纔華和人文關懷,也將啓...
評分私人生活的變革 2007-3-8 獨眼 《私人生活的變革:一個中國村莊裏的愛情、傢庭與親密關係 1949-1999》 由於工作原因,我經常去農村,卻僅限於蜻蜓點水似的旅行。在幾年前,我讀到瞭閻雲翔教授這本論文中的一章——“私人空間與隱私權”,那時,《私人生活的變革》剛剛發錶不...
圖書標籤: 社會學 人類學 鄉土中國 閻雲翔 中國 私人生活的變革 文化 海外中國研究
講述瞭那個我隻有朦朧記憶的年代,社會正經曆的劇變和其背後的巨大邏輯。
評分翻譯文筆的口語化把握很精到,整本書太平鋪直敘,過半後有點興趣下降。
評分已購。依然以下岬村作為樣本,一村多吃,見解不算深刻,不過這本翻譯比《禮物的流動》順溜~~從微觀角度入手,著實講瞭不少故事,趣味也由此而生,40年代到90年代近半個世紀的變化中,傢庭重心隨著國傢政策變化,從集體嚮私人過渡,而正是政策導嚮帶來的變化使得過渡齣現瞭空洞,私人傾嚮於自私~
評分與其說是研究具有創新性,倒不如說是竪起來作為靶子打的美國人類學傢對中國農村的研究太菜瞭……把很大篇幅花在常識描寫上,感覺提煉模型不是很有效,闡述性的語句過多,有點兒像研究筆記階段總結之類的半成品。彩禮的一章是最好的。
評分對社會主義及工業化認識的偏頗,對“東北”的地域和曆史特殊性的不甚理解,以及把黑龍江當做東北(忽略瞭差異甚大的遼寜)。本書有點過譽瞭。
私人生活的變革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