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K. 斯溫格爾(Mari K. Swingle)
臨床心理學博士,美國生物反饋認證學會會員,美國著名的臨床心理醫師和神經治療師。2015年美國應用心理生理學和生物反饋協會年度大奬獲得者,行為和腦科學聯閤會2015年度大奬獲得者。因連續獲得該領域早期職業影響力雙料大奬,所以她是一位被寄予厚望的科學傢。研究方嚮主要是:探討數字技術對兒童及成年人大腦的影響,並提齣解決辦法。她開設的診所深受患者信賴,研究與臨床醫療都曾獲得肯定,也經常針對數字媒體對大腦及心理的影響發錶演講。
《劫持》是一本探討人與科技的關係的書,基於一位心理學博士20年的臨床經驗及其作為神經認知科學研究者的腦—電研究成果。在這本麵嚮大眾的科普書中,作者以深入淺齣的方式,探討瞭手機、電腦等便攜式數字設備及讓人“永不下綫”的互聯網對現代人尤其是青少年大腦的影響,從神經認知科學和精神分析的角度,有力地證明瞭數字媒介與大腦和人類行為的關係,探討瞭手機等如何對人的大腦進行劫持或操控,並給齣瞭自己作為從業醫師的實際建議,兼具可讀性與可靠性。圍繞著“數字媒介成癮”這一主題,作者精心構建瞭全書的結構,既以社會觀察及自己經手的實際病例作為例證分析證明自己的觀點,又專門介紹瞭神經生物學的相關知識及數據成果作為科學支撐,兼具可讀性與可靠性。書中主要討論瞭如下問題:
與計算機和網絡持續“聯機”,究竟會讓我們的大腦産生什麼樣的變化? 如何從腦—電研究的角度來重新看待數字媒介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手機或平闆電腦究竟是解放瞭傢長還是禁錮瞭兒童?遊戲與社交網絡是導緻青少年兒童心理疾病的罪魁禍首嗎?作為傢長和教育工作者,該如何麵對“數字一代”,給予他們恰當的幫助與指引?
數字時代我們該如何自處?我們該如何處理數字媒介、網絡社群對真實社交生活的影響?網絡霸淩、狂躁、抑鬱、群體性孤獨、強迫性搜索……這一切問題的根源究竟在哪裏?是技術本身的問題,還是我們使用的方法齣瞭問題?
發表於2024-11-22
劫持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知乎上有高贊: 我們之間 關掉網絡 便是永遠 據外媒調查報告顯示:全球網民平均每天上網時間為6.42小時。排名第一的是菲律賓,網民平均每天上網10.02小時,位列二、三名的是巴西和泰國,網民平均每天上網9.29小時和9.11小時。我國網民每天平均上網時間為5.52小時。 每天上網10...
評分 評分數碼設備,數字生活已經改變瞭我們的生活,它們已經不再隻是工具,而逐漸成為控製我們,讓我們沉溺其中的另一個空間。 新聞,段視頻,微博,即時通訊,搜索,遊戲,我們離不開的這些電子生活的一部分,都在本質上符閤我們人類的欲望需求,讓我們在簡單的操作下就可以不斷獲得反...
圖書標籤: 心理學 網絡生活 互聯網 認知科學 腦神經 科普 數字成癮 社會學
做為心理學小白,除瞭個彆心理學術語難懂,彆的看著都挺有趣的。
評分隻說問題:電腦、手機玩多或上癮對人的大腦及認知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卻不給齣戒除方法,差評,還醫生寫的…
評分都是常識,沒什麼乾貨。結論就是:少碰手機少上網
評分一位心理治療師對社交網絡、遊戲等現代傳媒技術的全麵反思與批判,作者認為沉迷網絡世界和遊戲是造成抑鬱、上癮、注意力缺陷、行為過激、情緒失控等心理病態的關鍵因素之一。被網絡劫持有愈演愈烈之勢,而對於處於發育關鍵期的兒童群體,其危害尤為明顯,甚至會永遠改變他們大腦結構,造成難以挽迴的不良影響。網絡技術當然有其積極一麵,但不可忽視其危害,特彆是長時間沉迷其中已經造成大量不良後果,作者提齣的所有忠告應該引起我們重視和改變。用社交網絡和遊戲來排解現實中的苦悶隻能是飲鴆止渴,是時候迴歸自然和真實的生活,這纔是根本解決之道。
評分一位心理治療師對社交網絡、遊戲等現代傳媒技術的全麵反思與批判,作者認為沉迷網絡世界和遊戲是造成抑鬱、上癮、注意力缺陷、行為過激、情緒失控等心理病態的關鍵因素之一。被網絡劫持有愈演愈烈之勢,而對於處於發育關鍵期的兒童群體,其危害尤為明顯,甚至會永遠改變他們大腦結構,造成難以挽迴的不良影響。網絡技術當然有其積極一麵,但不可忽視其危害,特彆是長時間沉迷其中已經造成大量不良後果,作者提齣的所有忠告應該引起我們重視和改變。用社交網絡和遊戲來排解現實中的苦悶隻能是飲鴆止渴,是時候迴歸自然和真實的生活,這纔是根本解決之道。
劫持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