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暉,生於1953年12月 。1981年作為中國文革後首批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蘭州大學,1992年起曾任陝西師範大學教授,現為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經濟史學會理事,中國農民史研究會理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青基會社區文化委員會委員、研究委員會委員,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特邀研究員,《方法》、《開放時代》、《中國學術》和《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等學術刊物的編委。
本書為我國著名思考型學者秦暉的成名之作,初版於1996年。
作者以七十年前毛澤東與梁漱溟之間一次有關中國社會是否存在階級對立問題的爭論為契機,從分析舊中國“關中模式”入手,在掌握大量社會調查數據的基礎上,運用西方社會學科學的分析方法,重新審視封建社會三要素(即自然經濟、宗法共同體與依附人格)在中國的社會錶徵,指齣權貴與平民的矛盾是社會主要矛盾;進而對社會構成主體——農民(農民人格、農民心態、農民文化)進行深入研究,縱觀中國曆史上多次農民起義的成功與失敗,深刻分析農民的“雙重性”,揭示中國社會長期固守“農業文明”之根源;橫嚮結閤蘇聯集體農莊和美國式農業發展道路,對農民及農民社會進行共時態的邏輯分析,從源頭上探尋農業社會現代化的發展道路。
此次再版,盡管經曆瞭十幾年的社會變革,但作者對中國社會的深刻分析與認識依舊令人信服:中國是一個農民的國度。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歸根結底還是農民社會的改造過程。這一過程不僅是要變農業人口為城市人口,更重要的是改造農民文化、農民心態與農民人格。讓農民“從田園詩式的農業文明中走齣來,以發達的自由個性譜寫齣中國現代化的狂想麯。”
發表於2025-04-25
田園詩與狂想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看過秦老師的《傳統十論》,對秦老師的大共同體抑製小共同體的說法印象很深,但是沒有想到還能將這一說法繼續深入分析傳統社會。對這本書的過程就是我對於中國及其他國傢傳統社會在認識的過程。 1 所謂傳統社會,主要特徵不是土地是不是歸少部分人所有,而是權力所有者纔能集...
評分 評分因為選瞭秦暉老師農民學與中國傳統社會這門課,我買瞭這本書,還在閱讀當中。我被秦暉老師那種特有的知識分子的傲骨與風趣所摺服,十分有幸這個學期能夠選上他的課,我一定會抓住機會,多與大師溝通,提升自己的境界。
評分最早是在秦暉先生其他的文字中引用《田園詩與狂想麯》這本專著,當時看所有能夠找到的秦的文章,覺得真是太牛瞭,當然也想找到這本。可是找不到。2001年碰見秦暉先生,他說書賣完瞭,他也沒有。後來搞到瞭電子版,是2006年的事情,閱讀完畢。不過一直還想找到原版,沒想到k...
圖書標籤: 秦暉 社會學 曆史 農民學 田園詩與狂想麯 中國 社會 經濟學
用力很深。秦暉的問題意識和洞察力都是很強的,沒的說,顛覆瞭一些之前的觀點,但是本書打算以“宗法共同體”一語概括曆史上的三農狀況和當今農村改革的問題所在,是欠妥的。有些地方是先有觀點,後找證據的,難免削足適履之憾。
評分還是要給五星的。前半部書對於“封建”概念的澄清,對經濟、政治領域封建性的分析,鞭闢入裏,極為透徹;但後半部對於農民心態、文化乃至民俗的分析,略顯空疏和牽強,多“論”少“證”,至少與我輩老農的親身體驗有所齣入,這些話題還是留給美學傢、民俗學傢吧。不過瑕不掩瑜,能夠引起老農反思自身的一些核心價值觀,足夠牛瞭。
評分1/3本好書,開風氣之先,不可過於苛求。
評分秦暉這本書對於當代也是啓發頗大,甚至說具有預言性質。當代市民其實差不多是走在城中的農民,激進的現代化生産齣來的,並不是自由的觀念與憲政的要求,反而是一種典型的“新權威主義”,人人都期待強人來解決“先富沒有帶後富”的這一令人焦慮的問題,而強人已經站在瞭颱上。
評分秦暉的代錶作
田園詩與狂想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