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穎頤,1932年9月3日生於上海,1950年去美國。1954年獲布朗大學文學士。1956年獲耶魯大學碩士學位、1959年獲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62年加入美國籍。1959-1961年任伊利諾伊州諾剋斯學院講師、助理教授。1961年起任夏威夷大學教授。1963-1964年任亞洲研究中心夏季講習會主任。1965-1967年為新加坡南洋大學現代中國史訪問教授。1969-1975年任夏威夷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1982-1983年為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訪問教授。後曾任夏威夷大學曆史係主任。現為該校曆史係榮休教授,專長研究中國現代思想史、中國知識分子史等。
《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1900-1950)》內容簡介:進入20世紀以後,中國思想界在傳統的文化價值觀念方麵發生瞭許多重大轉變,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一種轉變是唯科學主義的産生和發展。唯科學主義者認為宇宙萬物的所有方麵都可通過科學方法來認識,科學能夠而且應當成為新的宗教。這種科學崇拜導緻瞭現代中國思想界的大論戰,也為“科學的”馬剋思主義在中國的全麵勝利鋪平瞭道路。《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1900-1950)》對唯科學主義的根源及其在中國的發展,對20年代“科學一玄學”大論戰,對各派唯科學主義者的思想實質進行瞭詳盡透徹的分析。
發表於2025-02-07
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首先,把“科學”與“人生觀”放在一起成為辯論雙方的標簽,就是很奇怪的。科學屢屢自我標榜為“價值中立”,那麼它何以侵入“人生觀”的領域並挑戰該領域中既有的思想?對於這個問題最恰當的答案是,西方科學、包括近代傳入中國的西方科學,本身就並不像它自我標榜的那樣,僅...
評分首先,把“科學”與“人生觀”放在一起成為辯論雙方的標簽,就是很奇怪的。科學屢屢自我標榜為“價值中立”,那麼它何以侵入“人生觀”的領域並挑戰該領域中既有的思想?對於這個問題最恰當的答案是,西方科學、包括近代傳入中國的西方科學,本身就並不像它自我標榜的那樣,僅...
評分首先,把“科學”與“人生觀”放在一起成為辯論雙方的標簽,就是很奇怪的。科學屢屢自我標榜為“價值中立”,那麼它何以侵入“人生觀”的領域並挑戰該領域中既有的思想?對於這個問題最恰當的答案是,西方科學、包括近代傳入中國的西方科學,本身就並不像它自我標榜的那樣,僅...
評分這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之前研究科玄論戰的時候參考過其相關部分。完整閱讀一遍之後受益更多,尤其對吳稚暉、陳獨秀、鬍適、丁文江、任鴻雋和唐鉞的評述,雖然述多評少,但是評價都非常精當。 本章可以作為非常好的科玄論戰“科學派”主要人物思想評述,而且也非常注重科玄論戰...
評分首先,把“科學”與“人生觀”放在一起成為辯論雙方的標簽,就是很奇怪的。科學屢屢自我標榜為“價值中立”,那麼它何以侵入“人生觀”的領域並挑戰該領域中既有的思想?對於這個問題最恰當的答案是,西方科學、包括近代傳入中國的西方科學,本身就並不像它自我標榜的那樣,僅...
圖書標籤: 思想史 海外中國研究 唯科學主義 曆史 郭穎頤 中國近代史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海外漢學
今日依然是一部分唯科學,一部分反科學嗬嗬嗬
評分唯科學主義在現代中國流毒甚廣,須時時警惕
評分這本書其實可以作為“跨語際”的一個研究典範:scientism如何在中國被囫圇吞棗,也被爭論質疑,在這個過程中非常ironical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共識,然後在30年代的論爭中被雙方作為共同前提。如此,無論爭論的結果如何,scientism卻獲得不爭的“閤法性”。郭老爺爺在Lydia Liu提齣這個口號之前,做瞭一個遠比她的書中所有的個案研究精彩去瞭的個案。——由此也可見,口號啊!標題啊!要齣名的各位還是得當標題黨。
評分今日依然是一部分唯科學,一部分反科學嗬嗬嗬
評分中國知識界自二十世紀伊始將科學視為一種教條、意識形態實體、建立人生觀的必備條件。西方意義上的科學主義在在顯示齣對科學力量的特殊理解、對傳統的批判以及其作為一種替代性宗教的反諷,分化為二支:吳稚暉和陳獨秀承襲唯物論一支,前者為哲學唯物論辯護,後者自科學一元論的支持者轉而融科學與社科為一體,卻未解決人類究竟被動遵從規律法則還是主觀能動的辯證;鬍適、丁文江、任鴻雋和唐鉞承襲經驗論一支,一反休謨式的極端懷疑論傾嚮,藉實證歸納的方法,強調因果律、漸進地接受西方文明並以多元觀點透視科學。與玄學的論戰圍繞精神對物質的優先性展開,並以唯科學主義派全麵獲勝,卻導緻瞭經濟決定論取得科學終極性、社會史研究重組史實以適應科學方法、拋棄機械唯物論、貶黜經驗主義的自由意誌以便社會實踐科學化,終由某超級思想體係一統天下。
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