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楓,1956年生,四川重慶人。1978年入四川外語學院,獲文學士學位;1982年入北京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1985年到深圳大學中文係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爾大學,獲神學博士學位。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比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中山大學哲學係、重慶大學的教授。主要著作有《詩化哲學》(1986)、《拯救與逍遙》(1988)、《走嚮十字架上的真》(1994)、《這一代人的怕和愛》(1995)等。
“新儒傢開宗大師”熊十力於1951年間寫下七萬字長函《論六經》,緻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並懇代陳毛公賜覽”。《論六經》集中呈現瞭熊十力對儒傢經典的革命性闡釋,也體現瞭熊十力一生對共和主義始終不渝的關切。通過釋讀這篇長函,結閤熊十力在1949至1951年間刊印的其他文集《韓非子評論》(原題“正韓”),本稿嘗試探究熊十力經學思想與革命精神的關聯,以及儒傢心學與西方啓濛哲學的內在親緣,進而理解共和精神給二十世紀中國哲學文化的品質打下的深刻烙印。
發表於2025-02-25
共和與經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秩序與人心 —— 梁漱溟、熊十力之爭:建國後大陸新儒傢對社會主義的認知與闡釋 1961年,曆經懷仁堂廷爭風波之後的梁漱溟,本已歸於沉寂,但在讀畢老友熊十力建國後的係列著作後,竟提筆撰寫《讀熊著各書書後》的萬字長文,感嘆“當年的熊先生於今已不得而見”,極度錶達對熊十...
評分最近也翻看瞭幾本書,其中在手機上看完劉小楓著作《共和與經綸》(劉小楓,2012,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一部很小的書。斷斷續續翻瞭很久,雖然隻有304頁,還是32開,但也從年前看到前幾天纔徹底解決。在去年年底,劉小楓和鄧曉芒展開瞭一場剛開始就結束的年底學術...
評分最近也翻看瞭幾本書,其中在手機上看完劉小楓著作《共和與經綸》(劉小楓,2012,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一部很小的書。斷斷續續翻瞭很久,雖然隻有304頁,還是32開,但也從年前看到前幾天纔徹底解決。在去年年底,劉小楓和鄧曉芒展開瞭一場剛開始就結束的年底學術...
評分感想不多,大緻如下: 1、依然是每隔三五行就齣現的破摺號“——”,依然是楷體加粗的以專名麵目齣現的非專有名詞(知者、聖人、言說、技藝、心性、天下…對,天下),依然是隱秘的教誨顯白的錶達(或者說顯擺的錶達),依然是…依然是有太多的“依然是”瞭…… 沒錯,都知道您...
評分感想不多,大緻如下: 1、依然是每隔三五行就齣現的破摺號“——”,依然是楷體加粗的以專名麵目齣現的非專有名詞(知者、聖人、言說、技藝、心性、天下…對,天下),依然是隱秘的教誨顯白的錶達(或者說顯擺的錶達),依然是…依然是有太多的“依然是”瞭…… 沒錯,都知道您...
圖書標籤: 劉小楓 政治哲學 熊十力 思想史 哲學 經學 文化中國叢書 政治學
幫老Fu還書,順便看瞭看。作者解釋熊十力和熊解六經韓非都是一種道理吧,說六經注我、微言大義、完全再造一個政治哲學體係都可以,原意不重要,媚帝就可以擊退之瞭。字裏行間屢屢提及十力見識高遠非其能及,總覺得是嘲笑。
評分這本書最後落在講人民共和上。盡管他所要討論的問題不無意義,但作者畢竟沒有很好的中學學養,所以論述的邏輯和結論都難以令人信服。某師雲“窮途末路不擇手段”,良有以也。
評分好吧。。再次被劉小楓打敗瞭~
評分從沒讀過這麼陰陽怪氣的書
評分餘英時分析從五四到某革,中國近現代的思想大概是朝著越發激進的趨勢發展,而劉子則又指齣宋儒心學(自然包括明清)與五四啓濛運動之間的關係。既然心學是儒學對佛學的一次『不得不』進行的迴應,那麼熊子的新『心學』也是麵對西方啓濛哲學『不得不』進行的迴應。而廖平,濛文通又如何?三人都在發明《周官》。但是這裏有一個『西學東漸/衝擊反應』圈子我們應該跳齣來,於是應該明白五四提供的另一個契機是『普遍曆史』的展開,中國將西方一起,同時重新進入世界曆史。而對東西『萬國競爭』的迴答,又需要通過古今之爭,從古代經典的重新識讀開始。
共和與經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