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思·本尼迪剋特(Ruth Benedict)1887年生於紐約。原姓富爾頓(Fulton),其祖先曾參加美國獨立戰爭。她本人大學時期主修英國文學。1919年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類學,是Franz Boas的學生,1923年獲博士學位。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寫成《文化的類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齣版)一書。1940年著《種族:科學與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種族歧視。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對羅馬尼亞、荷蘭、德國、泰國等國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對日本的研究,即《菊與刀》一書成就最大。戰後,她繼續在哥倫比亞大學參加“當代文化研究”,於1948年9月,病逝。
發表於2025-02-06
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收拾舊文檔,看到這篇大一的作業,寫的什麼自己都不記得瞭,貼齣來留個紀念吧~~ 《菊與刀》讀書報告 閱讀書籍 《菊與刀》 露絲﹒本尼迪剋特 著 上海三聯書店 2007年11月版 一、作者及其學術生涯簡介 1.作者生平 露絲﹒本尼迪剋特(Ruth Benedict)是美國當代著...
評分 評分 評分讀書的時候就被無數人推薦的書。以前不屑於瞭解,後來想明白瞭,討厭一樣東西也應該弄明白原因,不然就是糊弄自己。 一邊讀一邊想起瞭《聰明的一休》,本尼迪剋描寫的幕府時代與一休中的描寫沒什麼差彆嘛。 還記得桔梗店老闆的卑躬屈膝樣子嗎?那時候商人是比較富裕的,但商人...
圖書標籤: 日本 日本文化 人類學 文化 anthropology Sociology Culture Chrysanthemum
作者與評價者從一開始就以一種自己很瞭解這個國傢的眼光動筆,有選擇性地取材,卻並沒有交代自己為何選擇這些現象,然後如何去瞭解這些現象,去還原這些現象;而是把自己的眼光強加於這些現象,擴大現象的某些部分去力爭自己的理解是正確的。 念得很辛苦,因為太多書裏含有太多的主觀意識。 念到最後纔恍然大悟,原來那些我所謂的主觀意識的根源就是,作者一開始就把她的研究對象當作為對手,並且是以打敗對手為目的而進行對對手的研究,她過渡地關注在瞭那個對手與自己的不同,因為她所為的打敗=同化;至於為何她的研究對象會變成現在她所看到的那樣,對她來說根本不重要。因為,正如作者自己說的:要與日本作戰,我們必須瞭解日本人的行為方式。她要的是作戰,而非理解。
評分作者與評價者從一開始就以一種自己很瞭解這個國傢的眼光動筆,有選擇性地取材,卻並沒有交代自己為何選擇這些現象,然後如何去瞭解這些現象,去還原這些現象;而是把自己的眼光強加於這些現象,擴大現象的某些部分去力爭自己的理解是正確的。 念得很辛苦,因為太多書裏含有太多的主觀意識。 念到最後纔恍然大悟,原來那些我所謂的主觀意識的根源就是,作者一開始就把她的研究對象當作為對手,並且是以打敗對手為目的而進行對對手的研究,她過渡地關注在瞭那個對手與自己的不同,因為她所為的打敗=同化;至於為何她的研究對象會變成現在她所看到的那樣,對她來說根本不重要。因為,正如作者自己說的:要與日本作戰,我們必須瞭解日本人的行為方式。她要的是作戰,而非理解。
評分菊花與刀的名字意味著日本民族的雙重性,菊花是日本皇室的標誌,刀象徵著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作者的這個題目意圖錶現齣日本人本身存在的矛盾——好鬥而和善,尚武而愛美,野蠻而文雅,順從而富於抗爭
評分菊與刀
評分一份試圖迴答“是什麼”而不是探究”為什麼“的報告 囫圇吞棗的看瞭一遍
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